赠僧足庵

幽居不可寻,高卧白云深。
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
三衣了冬夏,一钵饱山林。
此外无他事,听松生绿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僧足庵》是宋代文学家顾逢的作品之一。以下是对这部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顾逢(约967年-1032年),字逢原,号潜斋,又号白云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
  • 他的生平与成就在宋朝文坛上有着重要地位。他不仅在诗歌方面有所建树,还擅长书法和绘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1. 作品主题
  • 《赠僧足庵》通过描述幽居深山的僧人生活,展现了远离尘世喧嚣、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 此诗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1. 艺术特色
  • 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句“举眼皆贪者,何人有止心”揭示了社会现实与人心之浮躁。
  •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深刻体会。
  1. 文化影响
  • 此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作为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其作品被后人传诵不衰,成为了解宋代文学风貌的重要窗口。
  1. 现代价值
  • 《赠僧足庵》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精神寄托。它鼓励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常心,寻找内心的宁静。
  • 这首诗提醒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净土,享受简单而纯粹的生活乐趣。

《赠僧足庵》不仅体现了顾逢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审美情趣,而且传递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跨越时空,为后世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传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