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境楼

白昼钩帘坐,湖山静里看。
分明吟世界,尽在此阑干。
妙处写不就,题来句转难。
几回风雪际,遥忆灞桥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诗境楼”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诗,创作于唐肃宗干元二年(759),是杜甫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一、诗意与背景

  1. 时代背景:此诗写于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
  2. 主题表达:诗人通过描写楼阁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对时局的忧虑。
  3. 艺术特色: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二、具体分析

  1. 首联:“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人以锦瑟为喻,描绘了一幅华丽却空洞的场景,象征着盛世繁华背后隐藏的危机与哀愁。这一句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暗示了对现实困境的感慨。
  2. 颔联:“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颔联运用了典故,通过庄子的蝴蝶和望帝的杜鹃鸟来表达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奈。这种象征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心境。
  3. 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颈联描绘了诗人孤独的情感状态和对故乡的深情怀念。诗人用“丛菊”和“孤舟”这两个意象,传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4. 尾联:“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难料的深刻感悟。诗人用“参与商”这一天文现象来比喻人生的离合悲欢,强调了人生短暂而变化无常的特点。

三、情感与哲思

  1. 个人情感:诗人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忧伤和对现实的不满。他的忧郁不仅源于个人遭遇,也反映了他对整个时代的担忧。
  2. 哲学思考: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发对人世沧桑和生命意义的深刻反思。他的作品常常蕴含着超越时空的哲理,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题诗境楼”不仅是一首描绘景物的诗,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它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思考,展现了其深邃的思想和卓越的艺术才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