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明月堂

山路亦迢迢,殷勤访久要。
三门虽未入,一仆已相邀。
枕臂眠平石,扶筇过险桥。
诗翁归步醉,空费酒旗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访明月堂》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1. 作者简介
  • 顾逢:顾逢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诗人,他的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通过其诗作可见一斑。顾逢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及对友情的珍视。
  1. 诗歌原文
  • 山路亦迢迢:诗句“山路亦迢迢”描绘了诗人攀登山路时所经历的艰难险阻。
  • 殷勤访久要: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拜访,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执着追求。
  • 三门虽未入:虽然未能进入三重门,但已与友人相邀同行,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
  • 枕臂眠平石:在平缓的小石上休息,形象地描绘了旅途中宁静而惬意的场景。
  • 扶筇过险桥:经过险峻的桥梁,突显了诗人不畏艰难的坚定意志。
  • 空费酒旗招:尽管徒劳地举杯召唤,却也反映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无法割舍的羁绊。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此诗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更借景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真挚怀念和崇高敬意。
  • 语言质朴: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充满了诗意,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 情感丰富:通过对山水、道路等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诗人的情感得以充分表达,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中的哀愁与喜悦。

《访明月堂》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而是宋代文人对友情、自然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一种深刻感悟和表达。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