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沈东林所居

屋破深山里,门无车马尘。
谁知青竹坞,中有白莲人。
坐上长留客,诗中不见贫。
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沈东林所居》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顾逢,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南宋末举进士不第。南宋亡后,放情山水间,隐居于临安,别号梅山樵叟,人以梅山称之。他与郑思肖、林石田等有交往,后来任吴县教谕,卒年七十四。顾逢少学诗于周弼,周弼论诗尚唐,顾逢承师教,诗风清新自然,锤炼而不见痕迹。他所作为五、七言近体,尤长于五言,人称顾五言。著有《梅山集》,已佚。

  2. 诗歌原文:屋破深山里,门无车马尘。谁知青竹坞,中有白莲人。坐上长留客,诗中不见贫。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

  3. 诗句解析:屋破深山里,门无车马尘——形容居所虽破败但幽静,门前没有车马的尘土扬起。
    谁知青竹坞,中有白莲人——描绘出一个位于深山中的隐居之地,其中有一位身着白衣的仙人。
    坐上长留客,诗中不见贫——形容诗中的主人公生活富足,不被贫穷困扰,留下客人久久不愿离去。
    池塘园圃乐,花木四时春——赞美了居所周围自然环境的美好,四季如春,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4. 艺术特色:《过沈东林所居》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顾逢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下文人的生活状态。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更蕴含了丰富的哲理和历史背景,值得深入研读和探讨。

《过沈东林所居》是顾逢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为后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以及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