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徐阎二游洞霄

洞天三十六,大涤景犹希。
楼阁仙人宅,云霞羽士衣。
风号松虎啸,雨卷瀑龙飞。
捣药禽犹在,时闻出翠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徐阎二游洞霄》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该诗描绘了洞天三十六景的壮丽与仙境生活的闲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仙人居所的向往之情。这首诗不仅在文学上具有极高的价值,也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审美情趣。以下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经历:《送徐阎二游洞霄》是由宋代著名诗人顾逢创作的一首宋词。顾逢字君际、世名,又作名世,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他的生平事迹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他在南宋末年举进士未中,之后隐居于临安,自号梅山樵叟。
  • 文学成就:顾逢少学诗于周弼,受其影响,形成自己清新自然的诗歌风格。他以五言诗见长,作品多关注田家生活,有“五字诗名著少年”之誉。
  1. 诗歌原文与赏析
  • 原文:《送徐阎二游洞霄》原文如下:“洞天三十六,大涤影犹希。楼阁仙人宅,云霞羽士衣。风号松虎啸,雨卷瀑龙飞。捣药禽犹在,时闻出翠微。”
  • 赏析: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三十六洞天”、“楼阁仙人宅”、“云霞羽士衣”等,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幅仙境景象。诗中的“大涤”指的是一种修炼方法,而“影犹希”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1. 诗歌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这是一个充满变革与创新的时代。同时,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繁荣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来源。
  • 个人经历:顾逢的生平经历和情感世界可能也是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作为一名未能实现政治抱负的文人,他可能更加倾向于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除了上述关于《送徐阎二游洞霄》的介绍外,还有以下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 诗歌形式与技巧:了解宋词的基本形式,如押韵、平仄等,以及顾逢如何运用这些技巧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 艺术手法:分析顾逢在诗歌中如何使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来深化主题,增强诗歌的审美效果。
  • 文化内涵:探讨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及其在当时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和影响。

《送徐阎二游洞霄》不仅是一首描绘仙境风光的优美诗歌,更是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对于超越现实的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宋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创作动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