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耕云敬得方丈》是宋代诗人顾逢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山中与同道之人共同赋诗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 作者背景
- 生平简介:顾逢,字子远,号鹤林,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 创作风格:顾逢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擅长通过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 诗句解析
- “耕云老子久相期”:这句反映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耕云可能指隐居的生活态度,老子则暗喻其超然物外的身份或道家思想的影响。
- “同赋山中莺燕诗”:表明了诗人与朋友们共同参与的文学创作活动,莺燕诗可能指的是咏歌赞颂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致的诗作,体现了文人雅集时的才情和风雅。
- “可惜我来迟数日,牡丹过了有花时”: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错失时机的遗憾,牡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名花,象征着富贵和吉祥,这里的“过了有花时”可能意味着错过了赏花的最佳时机。
- 主题思想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共赏自然之美的场景,传达了人与自然应当和谐相处的理念。
- 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诗人通过隐逸的生活方式,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以及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中使用了“耕云”、“山中”、“莺燕”等意象,这些意象富有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音律和谐:顾逢的诗歌在音律上处理得当,读起来朗朗上口,体现了古代汉语诗歌的韵律美。
- 文化意义
- 反映宋代社会风貌:通过对宋代文人生活的描绘,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生活情趣。
- 传承中国古代诗歌传统:顾逢的《浚耕云敬得方丈》是宋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之一,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浚耕云敬得方丈》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欣赏和友情珍视的诗歌,也是对宋诗艺术特色的一次精彩展现。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还能够领略到宋代文人的文化追求和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