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其七

异乡飘泊暂归来,独上芜城望一回。
三十年前人已往,楼台不是旧楼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一组诗作中的第七首,创作于1182年至1192年之间。这首诗描绘了农村夏日的劳作生活以及农民在艰苦条件下依然辛勤劳动的情景。

范成大作为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作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夏日田园杂兴·其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展现了农民的日常生活和他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

诗歌开篇“昼出耘田夜绩麻”,描述了白天农民们忙于田间的工作,到了夜晚则转向手工业活动。这里的“昼出”和“夜绩”对比鲜明地展示了农闲时与农忙时的不同生活方式,同时也体现了农民生活的辛苦与不易。

“村庄儿女各当家”一句,突出了农村中男女老少共同参与家务劳动的景象。这里的家庭不仅仅是个体的集合,更是相互支持、共克时艰的集体。通过描写孩子们虽然对耕织之事不甚了解,却仍然模仿大人的样子在桑树荫下尝试种瓜,表达了一种朴实无华但充满生命力的生活状态。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这两句,以儿童的视角展现了他们对于农耕生活的好奇与模仿。尽管他们尚不能理解耕作织布的重要性,却也在成人的指导下学习种植农作物,这样的场景透露出农家孩子的天真与纯朴,以及他们在艰难环境下仍不失对自然和生活的热情。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不仅是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诗歌,更是一个关于农民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深入剖析。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感受到中国古代农村社会的复杂性和农民群体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对于土地的深厚情感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