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鹤林吴泳题艮泓轩

知与坡仙有宿盟,来贤岩畔旧经行。
节同老柏岁寒操,心契焦桐太古声。
云出九峰龙起蛰,风清五夜鹤传鸣。
须公一柱擎天力,妙斡洪钧大发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鹤林吴泳题艮泓轩》是宋代文人苏轼的一首五言律诗,写于熙宁七年(1074年)二月。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吴泳在艮泓轩相聚,共同欣赏自然风光的情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清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热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原文】
我亦无心爱世人,
世人今有爱如宾。
君心似我心清净,
坐上何愁无月人。

【赏析】
这首诗是苏东坡与好友吴泳同游杭州西湖时的即兴之作。当时两人相约到艮泓亭饮酒赋诗。此诗就是他们酒酣耳热、兴致勃发时的作品。

诗中“我亦无心爱世人,世人今有爱如宾”两句,以反诘的语气,表现了自己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思想。诗人说:“世间的人情世故我都不在意,而你却把人间当作宾客来接待。” 这种感情,正体现了诗人超逸洒脱的个性和旷达的胸怀,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世事看透之后的恬淡闲适。

接下来的句子“君心似我心清净”,则是写吴泳的心境。他的心态宁静而清明,这从他的诗句中就可以看出来。诗人称赞吴泳的心境像自己一样清澈无尘,并认为在这样的心境下,就不需要借助外界的景色和朋友来增加情趣,因为“坐上何愁无月人”这句话,已经充分说明了问题。

整首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没有过多的修饰和雕琢,但却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友情和自然的珍视,以及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