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 黄时中入郡幕

晓峰高、飞泉如瀑,潜虬鞭驾轩翥。
为他一片韩山石,直到红云天尺五。
想应道、公皆安在来何暮。
金川小渚。
那韶石参天,郡纲宜录,为我分南顾。
锦衣昼,满袖尚疑香雾。
催人富贵如许。
岭云见说今如砥,凤挟九成迎舞。
烦道甫。
问金镜铁胎,还记开元否。
封词寄与。
但目送河桥,吟消醉拍,载酒满江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摸鱼儿·黄时中入郡幕》是宋代诗人静山的作品。《摸鱼儿》原为民间曲调,由唐代词人韦庄所创。这首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摸鱼儿·黄时中入郡幕》
    晓峰高、飞泉如瀑,潜虬鞭驾轩翥。
    为他一片韩山石,直到红云天尺五。
    想应道、公皆安在来何暮。

  2. 诗词赏析

  • 自然景观与情感:此词通过对晨峰、飞泉以及潜虬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面。飞泉如瀑,潜虬鞭驾轩翥,这些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大自然的壮美景象,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 寓意深刻的哲理:词中的“为他一片韩山石,直到红云天尺五”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含着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韩山石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而“直到红云天尺五”则表达了一种执着追求和不屈不挠的态度。这种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和领悟。
  • 人物与情感:词中提到的“公”,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行,他们在某种情境下相遇,共同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而“想应道、公皆安在来何暮”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晓峰、飞泉、潜虬等,这些意象既富有美感,又富含哲理,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深度。
  • 结构严谨:全词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从开头的自然描绘到中间的人物相逢,再到结尾的情感抒发,每一部分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
  1. 文化影响
  • 文人墨客的借鉴:这首词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青睐,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诗人都曾效仿其风格,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 历史价值:作为一首古代文学作品,《摸鱼儿·黄时中入郡幕》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它为我们提供了了解宋代文学和历史的重要窗口。

《摸鱼儿·黄时中入郡幕》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富有人文情怀的佳作。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