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庵 其三

洞底菖蒲绿作坡,松根况有茯苓多。
自能饱饭太平日,不学式微歌浩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白云庵其三》是宋代逍遥子的作品。这首诗作于理宗淳祐年间,当时逍遥子居住在罗浮山的茶庵。诗中描绘了秋日边城的凄厉角声与烽火,诗人凭高酹酒,抒发了一种悠扬的壮志与感慨。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背景:逍遥子是一位居住于罗浮山的文人,他的居所被命名为“茶庵”。在宋代的历史背景下,罗浮山是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有许多文人雅士在此隐居。
  2. 诗歌内容:逍遥子通过这首《白云庵其三》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忧虑以及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诗中“秋到边城角声哀”一句,传达了秋天时节边境上的凄凉与战火纷飞的景象。
  3.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诗中的对仗和用字非常讲究,如“多情谁似南山月”,用南山月来比喻自己内心的柔情和期盼。
  4. 历史意义:《白云庵其三》不仅是逍遥子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情感和社会背景的重要文献。该作品反映了南宋时期文人面对国家兴衰和个人命运的复杂心态。

《白云庵其三》不仅体现了作者逍遥子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