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嚣尘远,人稀习俗淳。
花时恒独往,随意踏晴春。
斑竹过头杖,乌纱折角巾。
萧然多古意,何愧葛天民。
春日海村三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海村三首》是元代丁鹤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背景、内容和艺术特色:
诗歌原文
每恨韶华晚,仍嗟老病催。
闭门花落尽,隐几鸟飞回。
引睡书千卷,消愁酒一杯。
平生志士气,此日已成灰。作者简介
丁鹤年(约公元1335年-公元1487年),字仲温,号云麓山人,松江(今属上海)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杨维桢、张雨并称为“元末三大诗人”。其作品广泛涉及诗词、散文、骈文等多个领域,尤其以诗歌见长,风格多样。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衰老的无奈。开头两句“每恨韶华晚,仍嗟老病催”透露出诗人对青春不再、岁月不待的深深遗憾和哀叹。
- 意象描绘: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如“闭门花落尽”形容诗人关闭门窗,独自面对室内的落花。“引睡书千卷,消愁酒一杯”,则通过翻阅万卷书籍与饮酒消愁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 哲理思考:“平生志士气,此日已成灰”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抱负与理想的反思,以及在现实面前的无力感。
- 语言特色:丁鹤年的诗句语言精炼而富有力度,如“花落尽”、“鸟飞回”等词组,既形象又含蓄,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春日海村三首》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也是了解元代文学及丁鹤年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