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贝惟学武昌省亲复还吴淞

黄鹤矶头卷雪涛,孝廉舟稳载时髦。
故庐先垄归心切,慈母难兄别思劳。
千里莼羹宜具馔,三秋菊酒称题糕。
到家正及登高会,潇洒谁同白苎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鹤年并非无法回答,而是在介绍其作品《送贝惟学武昌省亲复还吴淞》时提供了详细的信息。这首诗是明代著名诗人丁鹤年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丁鹤年(1335—1424),回回人,明初文学家、诗人、养生家,以其精湛的诗作和孝行著称。丁鹤年曾祖阿老丁与弟乌马儿皆元代巨商,家居于武昌。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

  2. 诗歌原文:黄鹤矶头卷雪涛,孝廉舟稳载时髦。故庐先垄归心切,慈母难兄别思劳。千里莼羹宜具馔,三秋菊酒称题糕。到家正及登高会,潇洒谁同白苎袍。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对黄鹤矶头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返乡的情感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诗句“故庐先垄归心切,慈母难兄别思劳”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以及与家人分离的辛酸。而“千里莼羹宜具馔,三秋菊酒称题糕”则是对朋友即将归来的祝福和期待。最后一句“到家正及登高会,潇洒谁同白苎袍”,寄托了诗人对朋友归来后能够共享天伦之乐的美好愿望。

丁鹤年的《送贝惟学武昌省亲复还吴淞》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也是对其个人经历和情感的一种深刻表达。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丁鹤年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深厚的家庭情感和个人修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