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鄞江后寄陆时敏陈可立

小艇横江捷似飞,故人凝睇送将归。
过山残照明纱帽,渡水浮云乱苎衣。
沙鸟水鸥同泛泛,岸花汀草各依依。
风尘来往惭经济,拟著渔蓑坐钓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渡鄞江后寄陆时敏陈可立》是元末明初诗人丁鹤年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通过描绘小艇横江的快速航行,展现了作者在过江时的心情以及对友人离别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丁鹤年(约1335年—1486年),字永庚,西域人。他以字行世,别号巢庵、巢庵道人,是元末明初的重要诗人和文学家。丁鹤年的诗歌多表现了他对于生活的热爱和对于自然的赞美。
  1. 原文及翻译
  • 原文
    小艇横江捷似飞,故人凝睇送将归。
    过山残照明纱帽,渡水浮云乱苧衣。
    沙鸟水鸥同泛泛,岸花汀草各依依。
  • 翻译
    小艇在江上横着行驶,速度之快如同飞鸟掠过水面;我告别了老朋友,他凝望着我渐行渐远的背影。
    穿过山峦,夕阳余晖透过薄纱般的帽子;我渡过溪流,天空中的白云仿佛漂浮在我的衣服上。
    沙滩上的鸟儿和水中的鸥鸟都在江面上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岸边的花草和汀洲的草地也各有各自的美丽姿态。
  1. 赏析
  • 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一幅宁静的江南水乡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淡然。诗中“小艇横江”的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宽阔的江面之上,感受着船只的速度与力量。
  • 诗中的“故人凝睇送将归”则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深的留恋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作者在面对离别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未知未来的担忧。
  1. 创作背景
  • 丁鹤年生活在元朝末年的动荡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环境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时代色彩和个人情感。
  • 这首诗的创作很可能发生在渡江的过程中,诗人在船行之中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同时也感受到了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因此,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这次旅行的感受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展望。

《渡鄞江后寄陆时敏陈可立》不仅是一首描写景色的诗篇,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思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丁鹤年对自然美景的敏锐观察力,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进一步理解和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