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游吴越任荆湘,来往那辞道路长。
箧内有书惭历国,邸中无绶敢夸乡。
潮生别浦江云白,尘起征途野日黄。
若问离人行役苦,十宵九梦在泷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浪游吴越任荆湘,来往那辞道路长。
箧内有书惭历国,邸中无绶敢夸乡。
潮生别浦江云白,尘起征途野日黄。
若问离人行役苦,十宵九梦在泷冈。
《迁葬后还四明途中寄武昌亲友》是明代丁鹤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在迁徙过程中的思乡之情和旅途劳顿之苦。
丁鹤年,元代回回人,曾祖阿老丁和弟乌马儿皆为元时巨商,家居于武昌。元末避乱至浙江,因方国珍歧视色目人而转徙逃匿,为童子师,或寄寓寺庙,或卖浆自给。明初还武昌并好学洽闻,精诗律,赋诗情辞悱恻。晚年学佛,结庐居父墓。
《迁葬后还四明途中寄武昌亲友》是丁鹤年的作品之一,这首诗反映了他在迁徙过程中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之情。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旅途劳顿与内心感受。特别是“潮生别浦江云白,尘起征途野日黄”两句,将旅途的孤独与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迁葬后还四明途中寄武昌亲友》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它不仅记录了诗人丁鹤年的个人经历,更反映了元代社会的动荡与变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