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昌国济汝舟长老

西江禅伯住东溟,境接蓬莱地最灵。
析木秋涛浮座白,扶桑朝影拂檐青。
已无鹤近云间锡,只有龙听月下经。
李白骑鲸天上去,题诗谁复扣岩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昌国济汝舟长老》是明代丁鹤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江禅伯的居住环境,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丁鹤年的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更是对高洁人格的一种赞颂。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内容:

  1. 作者介绍:丁鹤年(约公元1335年—约公元1407年),初名鹤,字圣阶、鹤侣,后改字鹤年,又字凤洲、东山生、九灵老人,自号灵鹤子,亦称无碍禅师。汉族,松江府崇德县(今属上海市)人。他是元末明初著名的道士、文学家、书法家、医药学家。丁鹤年精通道教经典,并深谙医理和草药。他的诗歌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隐逸思想为主,深受后人推崇。

  2. 诗歌原文
    西江禅伯住东溟,境接蓬莱地最灵。
    析木秋涛浮座白,扶桑朝影拂檐青。
    已无鹤近云间锡,祇有龙听月下经。
    李白骑鲸天上去,题诗谁复扣岩扃。

  3. 诗歌解析

  • 西江禅伯住东溟:描述了西江禅伯居住的位置,暗示其远离尘嚣,接近仙境。
  • 境接蓬莱地最灵: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然物外境界的向往之情。蓬莱为古代传说中的神山,此处形容环境极为美好。
  • 已无鹤近云间锡:描绘了一幅仙鹤不再飞翔,只留下云中铜铃的场景,象征着超凡脱俗。
  • 祇有龙听月下经:用神话中的龙作为听众,表现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
  • 李白骑鲸天上去:借用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故事,表示诗人追求的自由和超然的精神境界。
  • 题诗谁复扣岩扃: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无奈,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寄昌国济汝舟长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更在思想上传递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丁鹤年的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文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后世读者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