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禅伯住东溟,境接蓬莱地最灵。
析木秋涛浮座白,扶桑朝影拂檐青。
已无鹤近云间锡,只有龙听月下经。
李白骑鲸天上去,题诗谁复扣岩扃。

寄昌国济汝舟长老

西江禅伯居东溟,蓬莱圣地灵境通。

秋涛析木白座浮,扶桑晨影拂檐红。

鹤去云间无踪影,龙吟月下闻经声。

李白乘风天外去,谁复叩岩留遗踪?

注释:
西江禅伯:指居住在西江的禅宗大师或隐士。
境接蓬莱:意味着环境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境相接,非常神圣。
析木秋涛:秋天的海风吹过析木岛,海浪翻腾如同白色波涛。
扶桑朝影:朝阳照耀下的扶桑树,象征东方。
已无鹤近:意指曾经有鹤栖息的地方,如今已经看不到鹤的身影。
云间锡:指云中传来的佛祖教诲或法宝的微光。
龙听月下经:形容夜晚月光下只有龙在聆听经文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丁鹤年所作,表达了作者对禅宗高僧的敬仰以及对神秘而宁静的自然景观的向往。首句“西江禅伯住东溟”直接点明了诗题中的主人公——一位居住在西江的禅师,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修行者形象。接着,“境接蓬莱地最灵”描绘了这位禅师所居之地,与传说中蓬莱仙岛的灵秀相连,彰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接下来,“析木秋涛浮座白,扶桑朝影拂檐青”通过具体的景象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这片神奇土地的自然美。诗人以“已无鹤近云间锡,祇有龙听月下经”表达了对过去和谐景象的怀念,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与精神寄托的追求。最后两句“李白骑鲸天上去,题诗谁复扣岩扃”则以神话传说中李白骑鲸升天的故事作为结尾,既增添了诗意的浪漫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于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想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历史传说的巧妙结合,展示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禅宗文化的理解。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