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郑高士

闭门凝坐学长生,七返还丹一息成。
野服春深裁白苎,山庖日午荐黄精。
烟中鹿引朝真驾,月下鸾随度曲笙。
却笑秦人太痴绝,楼船万里访蓬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郑高士》是元代著名诗人郑元祐所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友谊和美好祝愿。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郑元祐,字明德,号尚左生,生于元代的遂昌人,迁居钱塘后成为当地知名学者。他的文学成就颇丰,尤以诗歌著称,其作品具有豪放而深沉的风格。
  1. 诗词原文
    王簿宅前春载酒,李绅祠下醉挥毫。
    乡关未觉东林远,光焰终如北斗高。
    儒老感君难报称,黄金随力铸韦皋。

  2. 诗词翻译

  • 在王家的宅前,春天里常载酒欢聚;李绅祠堂下,醉意中挥毫泼墨。
  • 乡愁尚未触及远方的故乡,但您的光芒犹如北斗星般照耀四方。
  • 对于您的恩情和贡献,我深感惭愧难以报答,只能用黄金铸成韦皋来表达我的敬意。
  1. 艺术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王家宅前”与“李绅祠下”两个场景的对比,生动描绘了诗人的社交生活和艺术创作环境。
  • 象征:使用“东林”象征故乡或理想国,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情感;“北斗”则象征高远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赞美友人的高洁品质和卓越才华,诗人也展现了自己对于理想的追求和生活的热爱。

郑元祐的《寄郑高士》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展现元代文人精神风貌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深入了解元代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所传递出的人文精神和时代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