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诸友

之子词场无敌手,骑麟翳凤集北斗。藉藉人间月旦评,滔滔笔下风涛吼。
方抟扶摇九万里,可速则速久则久。文章何止拟相如,政事亦堪修冉有。
回首落日烟尘昏,满眼风寒沙石走。老天应未丧斯文,君子固宜知所守。
刀以铦而缺,砚以钝而寿。名高多谤毁,女妒无妍丑。
乃知明哲可保身,安用嚅唲浪开口。悠然一笑对南山,壁上有琴樽有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我不知道”

陈献章的《答诸友》是明代的一首五言绝句,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的第一句“碧玉通书久,青天感兴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碧玉象征着纯洁与美好,通书则暗示了持久的交流与沟通。青天则代表了广阔的视野和无限的可能。这里的“感兴新”则表达了作者对新鲜事物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

第二句“江门动秋思,聊因寄远人”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江门触动了他的秋思,使他想起了远方的朋友。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展示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寥。通过这样的描述,诗人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远方朋友的牵挂。

第三句“聊因寄远人”则直接点明了这首诗的主题。诗人通过书信的方式向远方的朋友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考。这不仅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也是一种心灵的沟通。诗人在信中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对远方朋友的关心和牵挂。

最后一句“悠然一笑对南山,壁上有琴樽有酒”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愉悦的氛围。诗人以悠然自得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起伏和挫折,这既体现了他超脱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同时,诗人在壁上挂琴、樽置酒的场景中,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陈献章的《答诸友》不仅以其简洁优美的语言吸引了众多读者,更以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引发了人们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篇关于人性、友情和生活的哲学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