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炉炽炭麒麟红,销金帐暖熏笼烘。爨下有蜡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枯松。
贫富贵贱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空怜尔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栋施帡幪。
盘根错节屹立冻不死,凛凛劲气犹足排严冬。颠崖峭壁人迹绝,闲云流水相冥蒙。
胡为明不能保身,丁丁斧斤山其童。鹑衣百结缩如猬,地炉拥膝便可闲从容。
当年榷油幸不严汝禁,馀用尚及斯民穷。阳和无声入骨髓,不知夜雪没屋霜横空。
但见蒙蒙香雾霭四壁,红辉紫焰明窗栊。御寒何必裘蒙茸,盎然一室回春风。
何当散作一天暖,坐令四海尽在春风中。
夜烧松明火次韵黄养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于石的《夜烧松明火次韵黄养正》是一首描绘冬夜取暖情景的宋代诗词。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 作者介绍:
- 于石,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诗作多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 于石的作品风格多样,既有描绘山水之美的诗篇,也有表达人生感慨的佳作。
诗词原文:
银炉炽炭麒麟红,销金帐暖熏笼烘。
爨下有蜡可代薪,笑我夜寒痴坐然枯松。
贫富贵贱何不公,安能排云叫呼天九重。
空怜尔松生抱有用材,不遇匠石梁栋施帡幪。
盘根错节屹立冻不死,凛凛劲气犹足排严冬。
颠崖峭壁人迹绝,闲云流水相冥蒙。
胡为明不能保身,丁丁斧斤山其童。
鹑衣百结缩如蝟,地炉拥膝便可闲从容。
当年榷油幸不严汝禁,余用尚及斯民穷。
阳和无声入骨髓,不知夜雪没屋霜横空。
但见蒙蒙香雾霭四壁,红辉紫焰明窗栊。
御寒何必裘蒙茸,盎然一室回春风。
何当散作一天暖,坐令四海尽在春风中。诗歌赏析:
- 《夜烧松明火次韵黄养正》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温暖的冬日景象。诗中的“银炉炽炭”与“销金帐暖”,给人以奢华享受之感;“笑我夜寒”则透露出诗人在寒冷中的无奈与自嘲。
- 通过对松树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状态。
- 历史背景:
- 北宋时期,由于政治、经济等原因,社会矛盾日益尖锐。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艺术特点:
- 《夜烧松明火次韵黄养正》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成就。首先,诗的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其次,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室内的温馨到室外的自然,再到内心的感慨,层层深入,引人入胜。最后,诗的意象生动鲜明,如“盘根错节”、“凛凛劲气”等,都赋予了松树以生命力和象征意义。
《夜烧松明火次韵黄养正》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反映了北宋时期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民的疾苦。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