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友直赴刑部主事

少昊烦司幕,先生自此升。
九重趋玉陛,一骑发金陵。
边静龙堆月,河清马颊冰。
徒惭太平日,江海老无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复的《送杨友直赴刑部主事》是一首表达了对杨友直仕途升迁的祝愿和对其清廉品格的赞誉的古诗。这首诗不仅是丁复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那个时代政治风气的一种反映。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少昊烦司幕,先生自此升。
    九重趋玉陛,一骑发金陵。
    边静龙堆月,河清马颊冰。
    徒惭太平日,江海老无能。

  2. 诗歌赏析

  • 背景与寓意:《送杨友直赴刑部主事》的创作背景是元代社会动荡,官场腐败严重的背景下,丁复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杨友直清廉正直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自己时代政治环境的担忧和期望。
  • 艺术手法:这首诗采用了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比描绘杨友直即将赴任的新起点和其自身经历的政治环境,突出了其清廉高洁的形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其未来前途的期望。
  • 主题思想:诗歌的主题是对清廉品质的歌颂以及对未来政治清明的期望。通过对杨友直即将踏上新的征途的描述,诗人寄托了自己对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
  1. 诗中意象解析
  • “少昊”:在古代神话中,少昊是主管天时、风神的天神,象征着权威和秩序,这里的“烦司幕”暗示了杨友直从此开始承担起重要的责任,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提升。
  • “先生自此升”:这里“先生”指的是杨友直,表明他即将获得提升或得到提拔,而“升”字则直接点明了这一变化。
  • “九重趋玉陛”:“九重”指天子居住的宫殿层层叠叠,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玉陛”则是皇帝御座前的台阶,喻指权力的中心。此处强调了杨友直即将面对的权力中心,也预示着其即将面临的挑战。
  • “一骑发金陵”:“一骑”意味着杨友直的出行,而金陵则是当时的都城,象征着他即将离开熟悉的环境,开始新的征程。
  • “边静龙堆月”:“边静”可能是指边疆的平静,而“龙堆月”则形象地描绘了边疆宁静的景象,与杨友直即将面临的新环境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他的新起点。
  • “河清马颊冰”:“河清”意味着河水清澈透明,象征着纯洁和清明。“马颊冰”则可能是指河面结冰的景象,喻指政治上的清廉和清明。
  • “徒惭太平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太平时期的怀念和遗憾,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前政治状况的不满和担忧。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简练与深意并存:这首诗虽然篇幅不长,但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通过精炼的文字传达了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 象征与比喻丰富:诗中使用了大量的象征和比喻,如“少昊”、“玉陛”等,增强了诗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感。
  • 情感真挚:诗歌中的每一种情绪都表达得非常真挚,没有雕琢的痕迹,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送杨友直赴刑部主事》不仅作为一篇文学作品展现了丁复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廉官员的渴望和期待。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成为了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