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昊烦司幕,先生自此升。
九重趋玉陛,一骑发金陵。
边静龙堆月,河清马颊冰。
徒惭太平日,江海老无能。
【注释】
少昊:传说中黄帝之子,为春之神,掌管天气,故称。司幕:主管文书的官员。
九重:指天子所居之宫殿。趋玉陛:皇帝召见时快步走向殿前台阶。一骑发金陵:皇帝召见时,一人骑马出发。边静龙堆月:边防安宁,月亮如盘。河清马颊冰:黄河的水清了,马颊山一带的冰也融化了。徒惭太平日:只惭愧自己生于太平盛世。江海老无能:在江海之中年岁已高,没有能耐。
【译文】
少昊主管文书的官员繁忙异常,先生从此升迁。
天子亲自到殿前迎接,你一人快马出发前往金陵。
边防安宁月照龙堆,黄河水清马颊山旁冰消融。
我惭愧自己生于太平盛世,江海之间老迈无能。
【赏析】
此诗是送别杨友直赴刑部主事之作,诗中描绘了友人即将升迁的盛况及自己的惜别之意。全诗四句,写景抒情相兼,叙事写意并见。开篇“少昊烦司幕,先生自此升”,点明送别的缘由,即少昊主管文书的官员繁忙异常,先生(杨友直)从此升迁,由此引出下文。“九重趋玉陛,一骑发金陵”,写友人将乘马离开京城赴任,天子亲自到殿前迎接的情景,表现出天子对杨友直的信任和厚爱,也显示出杨友直的地位之高,官运亨通,前程无量。“边静龙堆月,河清马颊冰”,以边关的宁静、黄河水的清澈,比喻友人赴任后的平安顺利,以及自己因生于太平盛世而感到惭愧之情。“徒惭太平日,江海老无能”,以江海之水终年不息,暗示自己虽然年事已高,却仍无法为国效力,表达了诗人的无奈与感伤之情。全诗语言平易通俗,但情感真挚深厚,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及对自己无力报国的无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