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波溔漭瀁,林木郁森爽。
藋葺芦橹舫双榜,犬吠鸡鸣自姻党,中有小船递还往。
大妇踏机女缉纺,小妇抱乳姑负襁,男儿曳罾翁守网,篷底横吹亦寥亮。
桐华落尽春水长,针大鱼苗暖方上。
山中之人师陶朱,门前有客歌无鱼。
通泉凿池潴凹洿,崇垣疏鑯泄其馀,断壶如萍事腹腴。
健夫小帻造远图,布襦短裤凌崎岖,笼肩袂接欢来趋。
大公冠襟坐沙墟,石量筹数较分铢。
乃知贫者义所于,危触巅倾赠满杅,敛固所有无空虚。
五十九翁老白须,蚤岁山林老江湖,往往论世从樵渔。
降日以下道用殊,家有百万储,同室不得通有无。
甚至父子间,相与为秦胡。
不独一斗粟,谣之汉西都。
不独紫荆树,乃为田真枯。
我闻天地赋予同厥初,邈然千里始一肤。
判而若是胡为乎,吁嗟乎不敢贱此下丈夫,吁嗟乎不敢贱此下丈夫。
《网鱼苗图》是宋代诗人戈翶的一首咏物诗。此诗以江水为背景,通过描写捕鱼者的各种行为,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现象和贫富悬殊的现实问题。
首句“江波溔漭瀁,林木郁森爽。”描绘了江水的浩渺和林木的茂盛,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壮丽的画面。接着,“藋葺芦橹舫双榜,犬吠鸡鸣自姻党,中有小船递还往。”描述了船上的人们忙碌的景象,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这里通过描述船工和渔民的生活,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第二句“大妇踏机女缉纺,小妇抱乳姑负襁,男儿曳罾翁守网,篷底横吹亦寥亮。”“大妇”指的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小妇”指的是家务事的操持者,“男儿”则是指捕鱼的人,而“翁”则是指负责看守渔网的老者。这里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家庭内部的分工合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不同职业的重视和尊重。
第三句“桐华落尽春水长,针大鱼苗暖方上。”通过对桐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到来和鱼儿的生长过程。这里的“针大鱼苗”是指小鱼苗,它们在温水中逐渐长大。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捕鱼者的努力和收获。
第四句“山中之人师陶朱,门前有客歌无鱼。”“陶朱”指的是古代的商人陶朱公,他曾经以卖鱼为生。这里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商人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商业活动的重视和尊重。
第五至八句“通泉凿池潴凹洿,崇垣疏鑯泄其馀,断壶如萍事腹腴。”“通泉”指的是打通水源,以便蓄水;“凿池”则是挖池塘;“潴凹洿”则是收集雨水;“崇垣”指的是高大的围墙;“断壶如萍”则是形容水流如萍般轻盈。这些描述都展现了当时人们对水利的重视和利用。
最后两句“健夫小帻造远图,布襦短裤凌崎岖,笼肩袂接欢来趋。”“健夫”指的是健壮的男子;“小帻”则是头巾;“布襦短裤”指的是朴素的衣服;“凌崎岖”则是形容道路崎岖不平。这两句描述了男子们穿着简陋的衣物,却有着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男性角色的期望和要求。
整首诗通过描写捕鱼者的各种行为和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和问题。它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也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和社会现实问题。这首诗以其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含义,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