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休为郡,淮边入战场。
径来悲棹短,避去恐谋□。
夹道松行直,临池藓甃方。
萧然忘执热,宴坐有清凉。

次韵宋太守薰烈避居汤水寺作赠其孙江上休为郡,淮边入战场。

径来悲棹短,避去恐谋□。

夹道松行直,临池藓甃方。

萧然忘执热,宴坐有清凉。

注释: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太守薰烈的邀请下,到汤水寺避寒时所作的赠诗。全诗通过描绘汤水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薰烈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

首句“江上休为郡”,意为在江上的郡官职位已经解除,不再需要履行公务。这里用“休”字,表示一种解脱和轻松的感觉。

第二句“淮边入战场”,则是指诗人被调离了淮河边的前线战场,远离了战争的硝烟和紧张气氛。这一句与前一句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诗人在政治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转变。

第三句“径来悲棹短,避去恐谋□”,表达了诗人在汤水寺中的感受。这里的“径来”指的是诗人来到寺庙后的心情;而“悲棹短”则是指船只的长度较短,难以承载所有的行李和心情;最后一句“避去恐谋□”,则是说为了避免卷入战争纷争,选择避开官场的纷扰。

第四句“夹道松行直,临池藓甃方”,描述了汤水寺内外的环境。这里的“夹道松行直”指的是寺庙两旁的松树道路笔直、挺拔;而“临池藓甃方”则是指寺庙前的水池边缘长满了苔藓,形状整齐划一。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细致描写,展现了汤水寺的宁静和美丽。

第五句“萧然忘执热,宴坐有清凉”,表达了诗人在寺内宴坐时的心境。这里的“萧然”意味着清静、无欲无求;而“执热”则是指外界的炎热天气;最后一句“宴坐有清凉”则是指在凉爽的环境中宴饮,享受着身心的舒适。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太守薰烈的邀请下,到汤水寺避寒时所作的赠诗。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薰烈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汤水寺的景色和氛围,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