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圆侍者还平江承天寺

承天寺里圆侍者,特地河边别故人。
挂席风生海门树,换船日出扬子津。
西山负郭连青朵,南浦行歌采白蘋。
好在玉堂柯博士,老夫同郡发如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复是《送圆侍者还平江承天寺》的作者,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和祝福。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深入介绍:

  1. 作品原文
  • 原文:承天寺里圆侍者,特地河边别故人。挂席风生海门树,换船日出扬子津。西山负郭连青朵,南浦行歌采白蘋。好在玉堂柯博士,老夫同郡发如银。
  1. 作者简介
  • 丁复:字仲容,元代台州天台人。他是仁宗延祐初年游京师的学者,曾受到推荐但未仕,放情山水。他的诗作以自然景象和隐逸生活为主题,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不满。
  1. 主题思想
  • 友情:《送圆侍者还平江承天寺》通过描绘送别的情景,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中“特地河边别故人”、“好为浣尘土”等句,都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 自然景观: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如“西山负郭连青朵,南浦行歌采白蘋”,不仅增添了诗歌的艺术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丁复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挂席风生海门树”暗示着人生的旅途和变化无常,“换船日出扬子津”则象征着新的开始和希望。
  • 韵律和谐:诗歌的韵律安排得当,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每一句都充满了音韵之美,使得整首诗的音乐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送圆侍者还平江承天寺》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文学作品,也是丁复诗歌创作中的一个亮点,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成为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文献。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能欣赏到优美的文字和深邃的意境,还能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