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须次杨士辉韵

倚马寒过塞上城,气浮丰颊碎峥嵘。
高枝带雪垂松翠,断缕含霜折藕茎。
萧帝□边惟有白,参军幕下只增清。
郎官未似冯唐老,还就君王觅爱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丁复创作的《冰须次杨士辉韵》是一首描绘塞上景象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冰须次杨士辉韵》的作者是丁复,字仲容,号桧亭,天台(今属浙江)人。他的一生充满了对文学和艺术的追求,曾游历四方,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元仁宗延祐初年,丁复北游京师,其才华得到了公卿大夫的赞赏,甚至有人拟授他馆阁之职,但最终因当权者不予采纳而离开。之后,丁复渡黄河、游梁楚等地,留下了许多关于自然景观和个人感悟的诗篇。

  2. 原文赏析:丁复的诗句“倚马寒过塞上城,气浮丰颊碎峥嵘”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塞上寒冷的天气与壮阔的景象之间的对比。诗人骑马穿越寒冷的塞外城市,感受着寒风凛冽的气息,同时内心也感受到了一种豪迈的情感。这两句诗通过对塞上城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北方边塞景色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依然保持豪迈气质的精神风貌。

  3.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塞上城的壮丽景色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人不仅描绘了塞上城的雄伟壮观,还通过自身的体验,表达了对于边疆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的深切关怀。这种表达方式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与思考。

  4. 艺术特色:丁复的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内涵。例如,“气浮丰颊碎峥嵘”一句,通过形容风的凛冽和山的陡峭,展现了塞上风光的壮丽与严酷,同时也隐喻了诗人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冰须次杨士辉韵》不仅是丁复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也是研究元代文学、尤其是边塞诗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诗人深邃的思想感情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还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