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贞妇

灵凤怀远音,梧枝伤早枯。
孤凤栖故林,哀鸣哺其雏。
妾身固有死,岂不有舅姑。
朝采陌上桑,暮辟闺中纑。
蚕缫杂丝纩,纺织充裙襦。
家尊足纤温,妾衣自粗疏。
怡问审寒燠,敬进备鲜腴。
生事一以尽,葬祭无违逾。
桓桓树董宗,黾黾鞠子劬。
谆谆贤者从,臻臻圣人徒。
不幸妾有身,不幸妾有夫。
有夫不终老,有身徒区区。
所幸妾有子,不愿表门闾。
膏沐不为施,素发今被□。
妾身亦有死,妾今知免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董贞妇》是元代丁复的一首长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古代女子的生活与情感世界。下面将详细介绍《董贞妇》:

  1. 创作背景与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董贞妇》创作于元代,由丁复所作。元代是一个封建社会较为开放的时代,诗歌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文学作品的创作往往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 作者丁复:丁复(1260年—约1318年),字仲宁,号云庄、云山道人等,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他是中国元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其作品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影响力。
  1. 诗歌原文及主题
  • 原文内容:诗句“灵凤怀远音,梧枝伤早枯。孤凤栖故林,哀鸣哺其雏。”描绘了一幅孤独的凤凰在荒凉的树林里啼叫的画面,表达了一种凄凉和寂寞的情感。
  • 主题分析:“妾身固有死,岂不有舅姑”表现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无奈与牺牲。这首诗反映了古代女性面对家族责任和自身命运的挣扎,以及她们在道德和生活之间做出的选择。
  1. 文学价值与影响
  • 文学价值:《董贞妇》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主题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女性命运的关注,也展示了他们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 影响与传播:丁复的《董贞妇》在后世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贞妇形象的重要文献。此外,丁复的其他作品如绘画和书法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董贞妇》的介绍可以看出,丁复作为元代的文学家,其作品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关怀和对自然美的赞颂。他的诗作不仅在当时受到了文人墨客的喜爱,而且对后世的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董贞妇》作为其中的佳作,至今仍被学者研究和欣赏,其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得以世代相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