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吴闲闲宗师赠茅山徐真人

当年野服谩朝天,不羡稽山贺老船。
翠蜃夜蟠金井月,采鸾朝下玉炉烟。
俄闻劫烧嗟灰墨,还见宫城庆醴泉。
莫道仙人无白发,步虚声里又年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吴闲闲宗师赠茅山徐真人》是元代诗人大欣的作品。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生平:元代僧人大欣,号笑隐,江州人,曾徙南昌,后居于杭州之凤山。大欣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并曾在杭州的凤山、中天竺和建康集庆寺等地居住和讲学。文宗天历初年,他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其作品有《蒲室集》传世,可见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与影响。
  • 艺术成就:大欣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显著成就,其作品多以佛教题材为主,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独特见解和深刻理解。他的诗歌既展现了禅宗思想,又融入了浓厚的道家色彩,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1. 诗歌原文
  • 翠蜃夜蟠金井月,采鸾朝下玉炉烟。
  • 俄闻劫烧嗟灰墨,还见宫城庆醴泉。
  • 莫道仙人无白发,步虚声里又年年。
  1. 诗歌赏析
  • 意境深远:《次韵吴閒閒宗师赠茅山徐真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佛教意象,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和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诗中的金井月、玉炉烟等意象,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对佛学的深入理解和领悟。
  • 哲理意味:诗中的“俄闻劫烧嗟灰墨,还见宫城庆醴泉”一句,寓意深远。它暗示了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尘土,而真正的精神境界却能够超越生死轮回,永恒存在。这种哲学思考使得整首诗具有了超越时空的意义,给人以无尽的遐想空间。
  • 情感表达: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沉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佛教修行的坚定信念。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情感态度。
  1. 创作背景
  • 宗教色彩:《次韵吴閒閒宗师赠茅山徐真人》作为一首宗教性质的诗歌,其创作背景与元代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普遍面临着信仰危机和精神困惑。佛教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寄托和价值追求,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信仰。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欣的这首诗不仅是个人情感的自然流露,更是对佛教教义的一种解读和诠释。
  • 个人经历:大欣的个人经历和生活体验也是影响其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他长期居住在佛教寺庙附近,与僧侣交往密切,对佛教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些经历和感受都反映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丰富而真实的内涵。

《次韵吴閒閒宗师赠茅山徐真人》是一首集宗教性、哲学性、艺术性和情感性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元代社会的文化特征,也反映了诗人个人的生活经历和精神追求。对于研究元代文学和文化史的人来说,这首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