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压雕阑护玉墀,光涵珠网耀摩尼。
室空谁问维摩病,才绝徒怜顾恺痴。
尘土污人思自奋,云霄举翮欲何之。
期君台阁鹓鸾集,濯濯清风慰所知。
次韵答曹德昭台郎见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答曹德昭台郎见寄》是元代大訢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对该诗作进一步的阐述:
作者简介:大訢(1284—1344),元僧,江州人,后迁居南昌。他九岁出家,博通经典,旁及儒家道流百氏之说。他的居所为杭州之凤山,后来迁至中天竺,又主建康集庆寺。大訢不仅在宗教界有所成就,还曾在文宗天历初被召赴阙,特赐三品文阶,授太中大夫。顺帝时受命校正《禅林清规》,著有《蒲室集》。
作品原文:华压雕阑护玉墀,光涵珠网耀摩尼。室空谁问维摩病,才绝徒怜顾恺痴。尘土污人思自奋,云霄举翮欲何之。期君台阁鹓鸾集,濯濯清风慰所知。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精美的自然景观和表达作者的志向,来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同时,通过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自己才能的谦虚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艺术手法:大訢在这首诗中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象征、排比等。例如,他用“光涵珠网耀摩尼”来比喻自己才华横溢,而“室空谁问维摩病”则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助。
文化影响:大訢的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体现了元代文学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元代的文化和社会生活。
现代价值:虽然这首诗创作于数百年前,但其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仍然具有现代价值。它可以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时要坚定信念,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同时,它也提醒人们要珍惜身边的人和事,不要因为世俗的纷扰而忽视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大訢的《次韵答曹德昭台郎见寄》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元代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勇气,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