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

仇山村叟始生辰,六帙平头又见春。
检历今年交一岁,乘槎有日到三神。
文章翰墨聊从好,富贵功名莫认真。
且醉市桥新熟酒,红梅花插白纶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是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仇远(约1247年—约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号沧湾,晚号石林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他是元代著名文学家、词人和史学家,与文天祥齐名,有“小韩琦”之称。他在宋亡后坚持抗元,被俘不屈,后在狱中绝食而死,终年六十九岁。
  1. 诗歌原文
  • 仇山村叟始生辰,六袠平头又见春。
  • 检历今年交一岁,乘槎有日到三神。
  • 文章翰墨聊从好,富贵功名莫认真。
  • 且醉市桥新熟酒,红梅花插白纶巾。
  1. 作品鉴赏
  • 这首诗体现了仇远对自然和人生的态度。他提倡简朴生活,反对追求名利和富贵,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返璞归真的思想。
  • 诗歌中“文章翰墨聊从好,富贵功名莫认真”,揭示了仇远对世俗名利的不屑,以及追求精神境界和内在修养的人生态度。
  • “且醉市桥新熟酒,红梅花插白纶巾”反映了仇远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展现了他的隐逸情怀和超脱物外的品格。
  1. 写作背景
  • 此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内容推测,应是在仇远晚年或南宋灭亡后的某个时期。此时,仇远或许因政治上的失意而选择退隐山林,创作此诗以寄托其理想和情感。
  1. 主题思想
  • 诗歌主要表达的是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淡薄。通过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感受,仇远展示了自己对尘世喧嚣的超然态度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仇远的七言律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内心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诗歌在形式上遵循了传统的律诗规范,音韵和谐,给人以美的享受。

《授时历以丁未为一岁》不仅是一首表达作者个人情感与志趣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意蕴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仇远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