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除志喜

郊居守岁若为情,一岁中间百事经。
建业长男方入拜,桐江小女又归宁。
蒙头被暖先高卧,婪尾杯空且独醒。
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除志喜》是宋代诗人仇远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歌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下面是对这首诗歌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岁除志喜》的作者是仇远,他是一位在宋末即以诗名的文人,与白珽齐名,被后人称为“仇白”。进入元朝后,仇远曾担任溧阳州儒学教授,但很快因故罢归,最后在优游湖山中度过余生。他的文学作品包括《金渊集》和《山村遗集》等。

  2. 诗歌原文:《岁除志喜》的原文如下:“郊居守岁若为情,一岁中间百事经。建业长男方入拜,桐江小女又归宁。蒙头被暖先高卧,婪尾杯空且独醒。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亲情思念的深刻感慨。

  3. 作品鉴赏:《岁除志喜》不仅是一首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它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深深的乡愁。诗中的“蒙头被暖先高卧”,表达了诗人对于舒适生活的向往;而“婪尾杯空且独醒”,则描绘了诗人独酌时的孤独与寂寞,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

  4. 写作背景:《岁除志喜》创作于南宋末年或元初,具体时间不详。根据诗中的一些描述,可以推断这是诗人在经历了战乱和生活变迁之后,对和平岁月的怀念与珍惜。

《岁除志喜》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更是一份时代的见证,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人文的思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