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邻翁招饮

佳节喜新霁,作意登南山。
兹山虽不高,亦足供跻攀。
平明放舟出,日暮骑马还。
行止不自由,寸步千里艰。
北邻朱公子,言笑破旅颜。
相与一樽空,徒得半日闲。
人生各憔悴,仕路复间关。
六十始平头,甲子须循环。
粲粲黄金花,才见秋一斑。
忍以发肤脆,犯此风霜顽。
何如归去来,期我岩壑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九日邻翁招饮》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之一,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在节日中登高望远的闲适心情和与友人相会时的愉悦氛围。下面将对该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仇远(约公元1237年—约公元1295年),字仁近,号沧湾老人,又号朱紫阳、药园先生,晚年隐居吴淞江上之沧湾,故自号沧湾老人或朱紫阳。宋末元初诗人、词人。
  1. 诗词原文
    佳节喜新霁,作意登南山。
    兹山虽不高,亦足供跻攀。
    平明放舟出,日暮骑马还。
    行止不自由,寸步千里艰。
    北邻朱公子,言笑破旅颜。
    相与一樽空,徒得半日闲。
    人生各憔悴,仕路复问关。
    六十始平头,甲子须循环。
    粲粲黄金花,才见秋一斑。
    忍以发肤脆,犯此风霜顽。
    何如归去来,期我岩壑间。

  2. 诗词鉴赏

  • 情景交融:仇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节日的喜悦、登山的乐趣以及与友人相聚的情景。诗句中的“佳节喜新霁”传达了节日的气氛和晴朗的好天气,而“作意登南山”则展现了登山的兴致。
  • 自然之美:诗中对南山的描述,虽然不高却足以供人登攀,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此外,“粲粲黄金花,才见秋一斑”更是赞美了秋天的美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
  • 友情珍贵:“北邻朱公子,言笑破旅颜”表达了朋友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和欢声笑语带来的愉悦感,这种友谊在诗中显得尤为珍贵。
  1. 创作背景
  • 诗作可能是在特定的节日背景下创作的,如中秋节或其他传统节日。仇远可能在这样的节日里与友人相聚,共同享受节日的快乐,并通过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
  1. 文化意义
  • 《九日邻翁招饮》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社交风格。诗中的登山活动不仅是为了欣赏自然美景,也是文人墨客寻求心灵宁静的一种方式。
  • 诗中的“归去来”等句子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思想相呼应。

《九日邻翁招饮》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