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

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
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
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
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是一首由宋代诗人仇远创作的诗词。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教育状况和对人才的重视,也展示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及对他未来道路的美好祝愿。下面将简单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仇远(1237年—1342年),字南浦,一字仁父,号梅湖,又号丹丘生、慈溪老人等。元代文学家、书法家,浙江慈溪人。其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尤擅长诗词创作。
  1. 诗歌原文
    东卢山下义门中,弘开讲席招蜀翁。主人择客又择主,童蒙求我我求童。俊杰识时审出处,道义结交全始终。惟应上墓似庞老,便合移家随葛公。

  2. 诗歌鉴赏

  • 内容理解:《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通过描写教育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现象。通过对朋友的劝勉和祝福,表达了对其未来的美好期望。
  • 艺术特色:诗歌在表达深情的同时,语言简洁明快,富有哲理。用词考究,意境深远,是元代诗歌的佳作之一。

《送李介甫赴官塘汤氏馆》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反映了宋代的教育观念和社会背景,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洁的道德情操。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