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杨铁笛

琵琶声断翠鸾孤,铁笛山人泪眼枯。
闻道小弦今已绝,《竹枝》依旧唱西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杨铁笛》是一首七言绝句,由元代诗人卞思义所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卞思义,字宜之,元代淮安山阳人,有气宇疏旷、诗名早著的才华。他在早期便以咏物见长,并因才识被辟为浙西宪府掾,之后还曾改任都水庸田司使。他的生平不仅在文学上有成就,而且在政治上也有所作为。
  2. 诗歌原文: 琵琶声断翠鸾孤,铁笛山人泪眼枯。闻道小弦今已绝,《竹枝》依旧唱西湖。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亲人的深切怀念。首句中的“琵琶声断”与“翠鸾孤”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暗示了音乐和美丽的鸟儿都已不再,只留下空寂之感。接下来两句“铁笛山人泪眼枯”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之情,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再听到那熟悉旋律的无奈与悲凉。最后一句“《竹枝》依旧唱西湖”则透露出尽管人事已非,但仍有美好记忆的存在,如《竹枝》歌谣一般,传唱着往昔的故事。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4. 创作背景:《怀杨铁笛》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友谊有关。卞思义通过这首诗表达出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同时也反映了元代社会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友情的重视和珍惜。
  5. 艺术特色:卞思义运用朴素无华的语言和意象,构建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氛围。他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通过这些细节传达出复杂的情感变化。这首诗中“铁笛山人泪眼枯”一句尤为动人,不仅描绘了人物形象,也深刻揭示了其内心世界。

《怀杨铁笛》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古典诗篇,更是体现了元代社会文化的一瞥。卞思义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得这首作品成为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