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思义
诗句: 黄鹤矶头一棹还,白鸥波上几人闲。 译文: 在黄鹤矶头,我轻轻划动着船桨,返回家乡。白鸥自由地在水面上飞翔,有几人悠然自得? 赏析: 元代卞思义的《春江逸响图》是一首描绘江南景色和渔翁生活的绝句。诗人以黄鹤矶头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黄鹤矶头一棹还”中的“黄鹤矶头”是江南一带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也是诗人归家的地方。“一棹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小苏吹笛最高楼,吹作大堤杨柳秋。 只今青冢在湖上,不识黄云出塞愁。 注释: - 《小苏吹笛最高楼》中的“小苏”,指的是苏轼,这里通过他的名字代指诗人自己;“吹笛最高楼”则描绘了一位文人在高楼之上吹奏笛子的情景;“大堤杨柳秋”中的“大堤”泛指西湖边长长的堤岸,而“杨柳秋”则形容了秋天柳树的飘摇景象。 - “只今青冢在湖上”中的“青冢”通常指的是汉代王昭君的坟墓,位于今天的内蒙古
卞思义的《次杨廉夫韵赠歌者翡翠屏》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诗歌,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1. 扬州曾赏琼花宴:扬州,古称扬州,位于今天的江苏省,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名城之一。这里曾经举办过盛大的琼花宴,琼花,即琼花树,以其洁白如玉、芬芳四溢而闻名,常被用来象征高洁和美好。在古代,琼花宴是文人墨客聚会交流的地方
【注释】 野人:隐士。结屋:建房。临溪上:住在溪边的山间。生叠嶂:像层峦叠嶂。纷纭:形容车辆众多,杂乱。朝听樵歌暮渔唱:早晨听樵夫的歌声,晚上听渔民的歌唱。叆叇:云气笼罩。小桥流水:水石小桥。行:行人行走。桃:桃花。尽:消失。春何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但不知何处有桃花盛开的地方。啼竹鸡:因风雨而鸣叫的竹林中的小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诗人以“野人”自居,以山水为邻
诗句释义: 1. 翠鸾孤:翠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常用来比喻高洁或美丽的人。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个孤独、高尚的人。 2. 铁笛山人泪眼枯:铁笛山人,指的可能是一位隐居于深山中的笛声高手,他的笛声曾经响彻山谷。泪眼枯,形容他因悲伤或失落而流泪,眼睛都干了。 3. 闻道小弦今已绝:《竹枝》,一种古代的民间歌曲,通常以五声音阶为基本旋律。这里提到的“小弦”可能是指《竹枝》中的某种特色乐器或曲调
春江逸响图 赏析卞思义《春江逸响图》 1. 诗句释义 - 黄鹤矶头一棹还,白鸥波上几人闲。 - 笛声吹断江南曲,不见渔翁只见山。 2. 关键词注释 - 黄鹤矶头:指长江边黄鹤矶的一个小洲。 - 一棹还:形容船桨划动的声音。 - 白鸥波上:形容江面上的白鹭。 - 江南曲:泛指江南地区的歌曲。 3. 译文对照 - 黄鹤矶头一棹还:黄鹤矶头的小舟缓缓归来。 - 白鸥波上几人闲:白鹭在江波上悠闲地游弋。
卞思义的《次王安行韵》是一首充满深意与哲理的诗作,其内容如下: 1. 诗句原文: 杖策来寻隐者居, 闭门重著绝交书。 入城无事不骑马, 临水有时看钓鱼。 未羡渊明开菊径, 拟从诸葛住茅庐。 清时羽翼知多少, 肯散黄金学二疏。 2. 译文注释: - 杖策来寻隐者居:用杖策(手杖)前来寻找隐居的地方。 - 闭门重著绝交书:重新打开并写下一封绝交信。 - 入城无事不骑马:进城后
【注释】 过琴溪:经过琴溪,即经过徐公钓鱼的地方。徐公,即徐凝,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宾客。 茸茸:形容草的茂密。 属:同“嘱”,叮嘱。 苍藓合:青苔满地。 破奚:指诗囊,指写诗的竹筒。 品题:品味吟诵。 【赏析】 这是一首纪游兼咏物诗。诗人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琴溪的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徐凝钓台的描写,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之情。
【题解】此诗为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溪山烟雨图,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向往之情。 【注释】西崦:西边的山坞。屋头:屋脊之上。短蓑(sōu):蓑衣,一种用草制成的防雨用具。落花:花瓣飘落。倚楼:靠楼栏杆。 【译文】西边的山村人家睡在碧流边的水边,屋脊上高树靠近青山头。傍晚披着短蓑走在烟雨里归来,满地落花人靠在楼栏杆上。 【赏析】《题溪山烟雨图》是一首题画诗,诗人通过描绘一幅溪山烟雨图
注释:露水冷冽,金盘里酒价上涨了,云朵遮蔽了琼树,使游子感到更加愁苦。竹西旧时的乐曲没有人弹奏,只是随意地卷起一半窗帘听曲。 赏析:诗人在《过维扬》中描绘了一幅清冷的扬州秋景图。开头两句描写了扬州秋季的天气和物候特征,“露冷金盘酒价添”写出了天气转凉,酒的价格也相应增加了,这暗示了秋天的来临;而“云埋琼树客愁兼”,则写出了客人的忧愁之情,他看到云被遮住了自己家乡的树木,不禁感到愁绪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