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人结屋临溪上,溪上白云生叠嶂。城中车马自纷纭,朝听樵歌暮渔唱。
云林叆叇春日低,小桥流水行人稀。桃花落尽春何处?风雨满山啼竹鸡。

【注释】

野人:隐士。结屋:建房。临溪上:住在溪边的山间。生叠嶂:像层峦叠嶂。纷纭:形容车辆众多,杂乱。朝听樵歌暮渔唱:早晨听樵夫的歌声,晚上听渔民的歌唱。叆叇:云气笼罩。小桥流水:水石小桥。行:行人行走。桃:桃花。尽:消失。春何处?春风已吹遍大江南北,但不知何处有桃花盛开的地方。啼竹鸡:因风雨而鸣叫的竹林中的小鸟。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小诗,诗人以“野人”自居,以山水为邻,在山野中建房定居,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看到城中车马喧嚣,却听不到鸟鸣虫唱,于是来到山林之中,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

首句写在溪边结屋居住,并说山上的白云层层迭起,好像山峰一样,这是写眼前所见的山景。二句写城中车马喧嚣,尘土飞扬,而自己则远离尘嚣,在山林中静听樵夫和渔人的歌声,这是写诗人的内心感受。三至五句是描写自然风光的。“云林叆叇”,指云雾弥漫,遮蔽了树林。“低”,指云雾缭绕,看不见树木的顶端。“小桥流水”,是诗人所欣赏的自然景观。“行人稀”,是说此时正值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应该有很多人外出游玩,然而作者看到的却是人迹罕至的山间小路。六、七句是写山野中的桃花凋谢了,而春风却吹遍了大地。最后两句写听到的风声。“啼竹鸡”,指因风雨而鸣叫的竹林中的小鸟。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听到的是风声而不是人声。

全诗通过描写诗人隐居山林时所看到的景色以及听到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喜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追求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的生活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