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皋羽

依依莲社客,斗酒共相酬。
臭味语中得,荣名杯上浮。
世情馀百变,吾道合千秋。
肯信张平子,穷居但四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呈皋羽》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方凤,字韶卿、韶父,自号岩南老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元年,卒于元英宗至治二年,年八十二岁。方凤虽未及进士第,却有不凡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学识背景。他的生平经历了南宋至元朝的变迁,这样的历史背景为他的作品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感和深沉的情感色彩。
  1. 诗歌原文
  • 依依莲社客,斗酒共相酬。
  • 臭味语中得,荣名杯上浮。
  • 世情余百变,吾道合千秋。
  • 肯信张平子,穷居但四愁。
  1. 诗歌赏析
  • 意境之美:《呈皋羽》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的“世情余百变”和“吾道合千秋”体现了作者超越世俗、坚守内心信念的人生态度。
  • 语言特色:诗歌用词考究,句式工整,展现了宋诗的韵味与美感。如“斗酒共相酬”描绘了文人间的欢聚情景,而“臭味语中得”则表现了作者与朋友在精神层面的契合。
  • 思想内涵:通过对“荣名”与“穷居”的对比,反映了作者对于名利看淡的心态,表达了一种超脱物欲的人生哲学。这种哲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和难能可贵。
  • 历史价值:《呈皋羽》不仅作为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背后的历史信息也为研究元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方凤的《呈皋羽》不仅是一首表达友情与人生哲理的诗作,更是宋代文化与元代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读者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