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参政张献子

曾侍龙楼晓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莱。
离方共睹重光日,震位欣闻长子雷。
奉使只应天上去,运筹暂作幄中来。
老夫羞把诗怀袖,只为明公是秀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参政张献子》是一首表达作者对政治人物张献子的仰慕和期待的古诗。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1. 诗人背景:王义山,字元高,号稼村,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他精于《易》学并擅长词赋,宋末进士。
  2. 作品原文:曾侍龙楼晓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莱。离方共睹重光日,震位欣闻长子雷。奉使祇应天上去,运筹暂作幄中来。老夫羞把诗怀袖,只为明公是秀才。
  3. 诗歌鉴赏:《谒参政张献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政治人物张献子的仰慕和期待。诗人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张献子的形象,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
  4. 主题思想:整首诗贯穿着诗人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张献子这一政治人物的敬仰之情。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能够引起张献子的注意和认可,从而为国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义山的《谒参政张献子》不仅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政治人物的期待与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抱负的关注,以及文学作品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