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侍龙楼晓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莱。
离方共睹重光日,震位欣闻长子雷。
奉使只应天上去,运筹暂作幄中来。
老夫羞把诗怀袖,只为明公是秀才。
【注释】
谒:拜见,拜访。真仙:仙人,神仙。
震位:指太子或太子之位,此处借指皇帝。
明公:对有名望的官员的尊称。
秀才:原指汉代经学博士弟子员,后泛指读书人。
【赏析】
张献子(?-947年),字文规,晋州人也。唐天佑三年进士及第,授右拾遗。李存勖任河东节度使时,以功累迁中书舍人、御史大夫。后因劝谏李嗣源不得,贬为光禄卿、检校司空致仕。本诗是诗人在拜见他的朋友张献子时所作,诗中赞扬了张献子的高尚情操和卓越才识,表达了对他深厚的敬意之情。
“曾侍龙楼晓色催,真仙那肯下蓬莱。”这两句写他曾经侍奉龙楼,清晨时分,阳光照耀着他,如同仙境一般。真仙哪能舍得离开蓬莱呢?这里赞美了他曾经侍奉龙楼时的辉煌成就和高尚品质。
“离方共睹重光日,震位欣闻长子雷。”这两句说在他离去的时候,我们共同目睹了重阳日的到来;在他即位之后,我们又高兴地听到他的长子雷声。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张献子离去时的喜悦之情和对他的祝贺之情。
“奉使只应天上去,运筹暂作幄中来。”这两句说张献子奉命出使时,应该去到天上;当他在帷幄中策划军国大事时,则可以暂时回到人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张献子才能的高度赞扬和对他的祝福。
“老夫羞把诗怀袖,只为明公是秀才。”这两句说老夫我不好意思将诗挂在衣袖上,因为我明白你是个有学问的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张献子才华的羡慕和敬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