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乙亥春永嘉归舟

宇宙邮亭耳,游子问舟归。滩上滩下,转柁欲速□□迟。安得泛河一叶,寻见江南归处,多只是旬馀。此身无地著,惊浪湿征衣。
独张翰,见风起,早知机。谁把乘舟,偏重良策济明时。夷岛人烟相接,恰在永嘉上浦,猛忆浩然诗。乡闾万馀里,失路一相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乙亥春永嘉归舟》是南宋诗人王义山的一首词。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生平:王义山,字元高,号稼村。南宋末理宗景定三年进士,曾知新喻县,迁永州司户,入元后提举江西学事。著有《稼村类稿》。
  • 文学成就:王义山是宋词的代表人物之一,其词作多表现出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壮志未酬的感慨。其中,《水调歌头·乙亥春永嘉归舟》是他作品中的佳作,流传甚广。
  1. 作品内容概述
  • 主题: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在南宋灭亡后的心境以及归途中的种种感受,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哀叹。
  • 情感表达:词中流露出一种游子归途的孤独与迷茫,同时也有对江南美景的向往和对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
  1. 艺术特色
  • 抒情手法:《水调歌头·乙亥春永嘉归舟》运用了丰富的抒情手法,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绘,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 语言风格:词的语言优美,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充满了诗情画意。
  1. 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作为南宋末期的文人作品,此词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 文化价值:词中的许多意象和典故,如江南、河舟等,至今仍被广泛引用,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1. 赏析与鉴赏
  • 思想深度:词人通过描绘自己的归舟之旅,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的微妙关系。
  • 艺术表现力: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词人成功地将复杂的思想情感转化为生动的艺术形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的情感波动和精神追求。

《水调歌头·乙亥春永嘉归舟》不仅是一首反映南宋灭亡时期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词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文学佳作。它不仅体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