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月照云溪牧牛喻

牛儿性劣,奔竞无时辍。短棒与长绳,每驱驰、牢擒痛决。朝来暮往,久久渐调柔,芳草渡,曲江头,露卧如霜雪。
牧童闲散,无限情怀悦。独坐古松阴,短笛弄、声悠韵噎。重堆蓑笠,拍手笑归来,清风劲,碧天澄,现出家家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心月照云溪牧牛喻》是元朝诗人王丹桂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象的感悟与情感抒发。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部作品:

  1. 作者简介:王丹桂,字昌龄,号白云子,是元代的隐逸文人。他的祖籍在四川广元,后隐居于山东牟平的清神洞。他不仅是全真道派的道士,还是马钰的门徒之一,著有超过一百四十六首的词作,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造诣。
  2. 诗词原文
  • 短棒与长绳,每驱驰、牢擒痛决。
  • 朝来暮往,久久渐调柔,芳草渡,曲江头,露卧如霜雪。
  1. 诗词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牧童与牛儿的生活场景,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诗中“短棒与长绳”象征着牧童与牛儿之间的相互依赖和默契配合。而“露卧如霜雪”、“清风劲,碧天澄”等诗句,则营造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田园风光画卷,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2. 创作背景:《心月照云溪·牧牛喻》的创作背景可能与王丹桂的隐居生活密切相关。他在清神洞隐居,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这为他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作为一名全真道教的道士,他对道家哲学和自然观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独特的见解,这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
  3. 作品意义:作为一首词,《心月照云溪·牧牛喻》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展现了元代诗歌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此外,王丹桂通过这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这些主题在今天依然具有深远的意义。

《心月照云溪·牧牛喻》不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以及隐逸文化的独特魅力。对于喜爱古代文学的朋友来说,这首词是值得品读和研究的宝贵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