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嫩凉生户牖,松岩独坐榰颐。凭高一望彻天涯。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
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
临江仙 · 晚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 · 晚景》词解
王丹桂的《临江仙·晚景》在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占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位隐居于昆仑山清神洞的全真道士,他的这首作品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摹,更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个人的情感。
词中的“向晚嫩凉生户牖”描写了一幅宁静的秋日黄昏景象:随着傍晚的凉爽空气悄然侵入屋内,松林间的岩石上,我独自坐着,眺望着远方无尽的天际线。这样的场景让我不禁联想到诗人对于人生和宇宙的感悟:“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城市的轮廓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凄凉,而遥远的水路则传来了片帆归航的细碎声响,象征着人们归家的渴望和生活的循环往复。
“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这两句描绘了开阔的天空和平静的云朵。在这广阔的天空之下,诗人的心灵似乎得到了释放,“昭昭明月弄晴辉”,那一轮明亮的月亮高悬夜空,洒下柔和的光辉,照亮了整个大地。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隐喻着诗人内心世界的清明和澄澈。
最后两句“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更是引人深思。这里的“圆光”可能暗指佛教中的圆满之光或佛法的智慧,而“法界”则代表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观。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精神境界。
《临江仙·晚景》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词作,它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写和深情抒发,王丹桂展现了他超越尘世,追求心灵自由与和谐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