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晚嫩凉生户牖,松岩独坐榰颐。凭高一望彻天涯。孤城烟树惨,远浦片帆归。
万里碧天澄似水,云闲不动毫厘。昭昭明月弄晴辉。圆光含法界,灵验射瑶池。

【注释】

向晚:傍晚。嫩凉,微风和煦凉爽。户牖,窗户。松岩(yán),山石上的松树。榰(hè,支撑)颐(yí,面颊),指人脸。凭高一望,从高处远眺。彻天涯,直到天边。孤城烟树惨,一座孤零零的城池,被烟雾笼罩着。片帆归,一片帆影在远处归来。澄似水,清澈如水。云闲(xián,悠闲),云彩悠闲自得。昭昭明月,明亮的月亮。弄晴辉,给晴朗的天空增添了光辉。圆光含法界,圆满的光辉包含了佛教的法界。灵验射瑶池,灵验能照见天堂。

【赏析】

《临江仙·暮景》是北宋文学家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写黄昏景色及词人独坐松岩、远眺万里碧空的情思。全词笔调豪迈,意境高远。

上阕写景抒情。起首四句描写黄昏时分,作者凭窗远眺,感受着室内外的温差与秋意,独自在松岩上坐着。“凭高一望”一句,点明了“独坐松岩”的动作。“孤城烟树”两句,写自己眺望远方,只见孤城中烟雾弥漫的景象,而远处的船只也归航了。这两句既写出了词人的心境,又表现出他对于世事的淡漠态度。“万里碧天澄似水”一句,进一步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宽广和豁达。“云闲不动毫厘”,表现了词人对宇宙万物的超然心态。

下阕抒发词人的壮志与情怀。“昭昭明月”,既是实景,又是虚景,它象征着作者的光明磊落和胸怀坦荡;“弄晴辉”,既是实景,又是虚景,它象征着作者的豪情和壮志。结尾两句以佛教教义为喻,表明词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