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译文: 绕过栏杆几回,记得龙驭曾在此停留。 剩下鳷鹊的恩泽和光辉,芙蓉般的御气,掩映着飞楼。 飕飕。 寒风中落叶纷飞,好像乌鸦鸣叫,令人悲痛凄楚。 多谢宫鸦太苦,土花被衔成珠子。 梧桐州。 更有灞园之愁。 西望少松楸,未定何时,玉鱼自行出水面,金雁被人收走。 啾啾。 岭上的猿猴个个,抱着冬青树,泪水断了郁江流。 寄语樵夫和采药人,忍心向铜沟磨刀。 注释解释: 1. 绕栏干几曲
向笼葱摘取,问虫篆、是谁书。 似蠹绣丹经,鱼餐绿子,巧出仙馀。 麻姑。 戏将凤爪,印龙纹、一晕一河图。 更缀阴阳小押,辟邪留在冲虚。 研朱。 箨陨亦沾濡。 掩映雪消初。 笑带鱼与露,腻香春粉,总赠芳姝。 林于。 洞庭万树,奈斑斑、只有泪如珠。 那得双钩片片,惊鸾迹遍萧疏。 注释:向笼子里摘取,问虫子们用哪种篆字书写了它们的名字? 像是被蛀虫咬过的绣着丹红色的经书,像鱼吃着绿色的子,多么巧妙啊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月光如镜,映照着小庭幽暗,似半开的匣子,露出一丝亮光。月亮明亮得就像嫦娥,她有深深的怨恨,用眉毛画成愁山的形状。我想象着月中的波光荡漾,潜藏其中的鱼儿也感到害怕。 月亮斜倚在玉钗旁,绮阁中的晚妆已收。云母屏空无物,水晶帘已卷起,独自倚立在箜篌前。清辉不能长久停留,惆怅黄昏时分寂寞思绪悠长。谁人点上心香遥拜,背对人时细语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作品,以月亮为题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景。“春明门外”是地点,“看迤逦,接天涯”是观察角度,描绘出一幅春天景色图:从春明门望去,道路一直伸展到天边。接下来三句以动物喻人,分别比喻了“当道豺狼”、“处堂燕雀”和“起陆龙蛇”,这三者都是指那些居官高位却品行不端的人。下片抒情。“莫邪”一句,是说这些人虽藏有才华,但只能饱食于河鱼之味;“洛笋即为家”则是说他们即使有才也只可归隐为“家”。后两句“满载英华书画
【注释】柴桑:在今江西九江市南。下阶除:指台阶上铺了落叶,显得干净整洁了。书卷丛残,酒杯寂寞:形容生活清苦,读书写字的人很少。又,又。遗得:留下了。吴笺细字:指朋友写来的书信。俊侣:英俊的朋友。黄垆:坟墓。菰芦:一种水生植物。秋雨秋风:秋天的风雨天气。月泉吟社:指诗会。白蘋洲:地名,位于苏州附近太湖中,相传有白蘋草生长。何许:何处,哪里。甚日:什么时候。草堂:诗人自号,他的居所。剪烛:用烛光照明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蓉湖风渐紧,喜傍午、一帆悬。 - 蓉湖(可能是地名或湖泊的别称)的风开始变得寒冷而强劲,正午时分,船帆高挂。 2. 看茅屋弯环,柳桥宛转,翠筱参天。 - 观察周围的环境,茅草屋顶的小屋弯曲成圆形,柳树和小竹交错生长,郁郁葱葱。 3. 青青正长廿里,又修眉、已在断云边。 - 描述远处山峦青翠欲滴,绵延二十里,山峰如美人的眉毛般修长,似乎已经触及天际。 4.
注释: 未消人日酒,早一棹,唤青油。 未消:尚未消散。人日:指农历正月初一。青油:即绿油,一种绿色染料。 渐娴娜东风,轻圆灯影,吴市春稠。 渐娴娜:渐渐变得柔美、婀娜。东风:春风。轻圆:灯光明亮而圆润。吴市:指苏州城。春稠:春天浓郁。 清游娜如山下,听萧萧、香雪落行舟。 清游:清幽的游赏。娜如:像……一样。山下:比喻眼前的景象。 宛转藤湾曲港,微茫椒壁红楼。 宛转:蜿蜒曲折。藤湾
【注释】 1、华灯:指元宵节的灯火。 2、试:试用,试验。 3、分携:离别。 4、几载:几年。 5、修门: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京城。 6、算:想。 7、追欢:追求欢乐。 8、又逐征尘:又随军出征。 9、销魂:形容极度悲伤。 10、长途:远行。 11、盈盈:柳叶舒展的样子。 12、应悔:应该后悔。 13、轻:轻率。 14、计吏:旧时负责管理文书的小吏官。 15、翻:反而。 16、离群:离开同伴。
【解析】 这是一首咏物词。词的上片,以“花影”起头,描写了灯影摇曳、暗尘飞扬的情景。接着写女子在冷风中笙歌渐歇,彩胜闲抛,箜篌懒倚,梦魂被锁,拜月楼已不在。下片写女子独自对月饮酒,独饮独醉。她凝眸空盼旧日的情侣,不忍负心温柔。又担心梅粉飘残,兰痕吹醒,倍加春愁。结尾三句说:我满襟风月,却被燕猜莺妒。我辜负了扫眉才子的才貌,远山别样风流的人物。 【答案】 ①“记华灯飐影”中的“飐”指风吹动的样子
【注释】 (1)木兰花慢:词牌名。 (2)问荷香桂子,都零落,断桥东。 (3)(看浅淡烟波,斜阳冉冉)指西湖美景。 (4)(迷蒙冶游渐杳)指西湖夜景。 (5)(只有楼台金碧)指南宋临安城。 (6)(想像骤花骢)指想象着骏马疾驰的情景。 (7)(奈露点霜痕)指梅花上露水沾在花瓣上的痕迹。 (8)(芙蓉剩千万朵)指荷花盛开。 (9)(倚新妆、低飐鲤鱼风)形容荷叶随风摇曳。 【赏析】 此词是咏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