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光半吐,残雨歇,小庭幽。
似镜匣微开,才呈一线,试照琼楼。
姮娥谅多幽恨,淡眉痕曲写远山愁。
想见金波荡漾,潜鳞也怯吞钩。
象梳斜傍玉搔头。
绮阁晚妆收。
正云母屏空,水晶帘卷,独倚箜篌。
清辉未能久驻,怅黄昏寂寞思悠悠。
谁炷心香遥拜,背人细语无休。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月光如镜,映照着小庭幽暗,似半开的匣子,露出一丝亮光。月亮明亮得就像嫦娥,她有深深的怨恨,用眉毛画成愁山的形状。我想象着月中的波光荡漾,潜藏其中的鱼儿也感到害怕。

月亮斜倚在玉钗旁,绮阁中的晚妆已收。云母屏空无物,水晶帘已卷起,独自倚立在箜篌前。清辉不能长久停留,惆怅黄昏时分寂寞思绪悠长。谁人点上心香遥拜,背对人时细语不断。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晚年的作品,以月亮为题,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文字,展现了月光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

首句“柳梢光半吐,残雨歇,小庭幽。”描绘了夜晚的景象。柳梢的光线微弱,残雨已经停止,小庭显得幽静而深邃。这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为后面的月亮描写做铺垫。

第二句“似镜匣微开,才呈一线,试照琼楼。”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形象。月亮像镜子一样,微微开启,只露出一线光芒。这一缕光芒如同琼楼的倒影,让人不禁想要一探究竟。这句诗通过对月亮形象的描绘,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接下来的两句“姮娥谅多幽恨,淡眉痕曲写远山愁”则是对嫦娥的描写。嫦娥有着深深的怨恨,她的眉头被描绘得像山一样曲折,好像在诉说着她的哀愁。这句诗通过对嫦娥形象的刻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具有情感色彩。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开始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想见金波荡漾,潜鳞也怯吞钩。”想象着月亮中的波光荡漾,潜藏着的鱼儿也感到害怕。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让月亮和鱼儿都充满了情感。

然后是“象梳斜傍玉搔头。绮阁晚妆收。”描绘了一幅晚妆的场景。月亮斜靠在玉钗旁,绮阁中的晚妆也已收好。这句诗通过对晚妆场景的描绘,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最后两句“正云母屏空,水晶帘卷,独倚箜篌。”则是对整个夜晚的描写。云母屏空无物,水晶帘已卷起,独自倚立在箜篌前。这里的箜篌代表着诗人的情感,他通过弹奏箜篌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月亮、嫦娥的形象描绘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一个宁静而深沉的画面。同时,诗人也通过自己的情感抒发,使得整首诗更具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