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酿轻寒,风催小霁,一庭夜合开齐。
琐窗梦醒,恰恰乳莺啼。
最是乌衣无赖,晶帘畔、污遍芹泥。
情何限、玉笙吹罢,独倚画阑西。
天涯。
归信杳,裙腰芳草,绿满长堤。
对蕉书半展,如见封题。
向晚新萤飞度,穿珠箔、欲上还低。
翻输与、锦鸳狎水,双宿又双栖。
满庭芳
雨酿轻寒,风催小霁,一庭夜合开齐。
琐窗梦醒,恰恰乳莺啼。
最是乌衣无赖,晶帘畔、污遍芹泥。
情何限、玉笙吹罢,独倚画阑西。
天涯。
归信杳,裙腰芳草,绿满长堤。
对蕉书半展,如见封题。
向晚新萤飞度,穿珠箔、欲上还低。
翻输与、锦鸳狎水,双宿又双栖。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又名“醉花阴”、“秋蕊香”、“百字令”等。此词的上下片各分两仄韵,共八句。此调为慢曲,前后段前片四仄韵,后段三或四仄韵;其格律以前后段第二、四、六、八句押韵为主。此词上下片各四仄韵,共八句,属于中调。
雨酿轻寒,风催小霁,一庭夜合开齐:雨气浓重,寒冷的天气里,风也催着天色渐渐放晴了,院子里的梧桐树在夜色中已经开放了。雨酿轻寒,指雨气浓厚,寒冷的天气里。风催小霁,意思是风也催着天色渐渐放晴了。一庭夜合开齐,指的是庭院里的桐树一夜之间就全部开放了,形容梧桐树生长的迅速。
琐窗梦醒,恰恰乳莺啼:睡梦中醒来,正好听到乳燕的啼叫声(这里把“乳燕”,即初生的小燕子比作“莺”),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梦中被鸟声惊醒的情景。
最是乌衣无赖,晶帘畔、污遍芹泥:尤其是乌衣巷里那些无赖的人,他们总是喜欢在晶莹的窗帘边上留下足迹,让那青翠的芹菜叶都沾上了他们的脚迹。这几句描写了作者对于乌衣巷里一些行为不端的人的厌恶之情。
情何限、玉笙吹罢,独倚画阑西:我的心情无法用言语来表达(这里用了反语,表示“我”的心情非常愉快)。独自依靠着栏杆向西望去,这几句描写了作者独自欣赏美景时的心情。
天涯:指远方的家乡。归信杳:书信没有回来。这一句是说远在他乡的亲人也没有回信。
裙腰芳草,绿满长堤:绿色的草地上长满了长堤的两旁。这一句写春色无边,生机盎然的景象。
对蕉书半展,如见封题:展开的信笺上只有半张纸,上面写着封好的地址(这是一封情书),就像看到了发信人的名字一样。
向晚新萤飞度,穿珠箔、欲上还低:傍晚时分,萤火虫飞舞穿过珠帘,它们似乎想要飞上天但却又停留在了低处。这一句描写了夜晚的美景和萤火虫的活泼可爱的样子。
翻输与、锦鸳狎水,双宿又双栖:反而不如鸳鸯在水中嬉戏,它们可以一起戏水,一起栖息。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赏析:
《满庭芳·雨酿轻寒》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词。全词通过对雨后庭院的描绘,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画卷。同时,词人还借景抒情,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的美好向往。
首句“雨酿轻寒,风催小霁,一庭夜合开齐”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雨气浓重,寒冷的天气里,风也催着天色渐渐放晴了,院子里的梧桐树在夜色中已经开放了。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梦中被鸟声惊醒的情景。其中“雨酿轻寒”和“风催小霁”分别描述了雨后的气候特征和天气变化。而“一庭夜合开齐”则形象地描绘了梧桐树一夜之间全部开放的生动景象。
接下来的“琐窗梦醒,恰恰乳莺啼”进一步描绘了作者醒来时的所见所闻。睡梦中醒来,正好听到乳燕的啼叫声(这里把“乳燕”,即初生的小燕子比作“莺”),这几句描写了作者在梦中被鸟声惊醒的情景。这两句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最是乌衣无赖,晶帘畔、污遍芹泥”则是对乌衣巷里一些行为不端的人的厌恶之情。这几句通过描写他们的所作所为,表达了词人对这些人的不满和反感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和个人品行的问题。
接下来的“情何限、玉笙吹罢,独倚画阑西”则表达了词人的情感。他独自依靠着栏杆向西望去,这几句描写了作者独自欣赏美景时的心情。在这里,词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情感状态和动作动作来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和立体。
最后两句“天涯归信杳,裙腰芳草,绿满长堤”是整首词的结尾部分。其中“天涯归信杳”表达了词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而“裙腰芳草,绿满长堤”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生机盎然的氛围。这里的“裙腰”指的是女子的衣带,而“芳草”则是指春天的花草。通过这些词语的运用,词人成功地描绘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氛围,使得整首词更加富有诗意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