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如波,秋花似锦,无端又是中秋。
秋窗闲坐,秋茗泛瓷瓯。
白发老僧别后,秋江上、谁与同游?
连朝被、秋风秋雨,搅起一天愁。
石头城下路,秋云冷冷,秋水油油。
纵有南朝寺,总则难留。
试听红花埭北,钟声犹在景阳楼。
秋堪怕,归来正好,秋色满篱头。

【注释】

满庭芳:词牌名。此为双调小令。上片起首三句写秋景,下片写秋怀。蒋山本师和尚:即蒋山寺和尚。

无端:无故、无缘无故。

闲坐:悠闲无事地坐着。

泛瓷瓯:把茶碗当船来泛水。

别后:离别之后。

谁与:何人能与。

连朝被:接连几天被。

秋风秋雨:秋天的风和秋日的雨。

油油:水流的样子。

南朝寺:指南朝时在建康(今南京)的寺庙。

试听:试着听听。

红花埭:在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又名红桥。

景阳楼:在南京市江宁区的南郊,相传是南朝梁武帝曾登临观览之处。

篱头:指篱笆旁边。

【赏析】

此词以咏叹秋景起兴,抒发对故人的怀念之情。上阕写秋天的景色。首二句写秋草如波,秋花似锦;三、四句写自己秋窗独坐,秋茗泛瓯,感叹时光荏苒,年华易逝;下阙写故人离去,秋风秋雨,令人忧愁,最后以故人之音作结,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之情。

上阕开篇点明季节为“中秋”,并以“秋”字贯穿全词。“秋草”、“秋花”都是秋季的典型特征。“如波”、“似锦”形容其茂盛之状,生动传神。“无端又是中秋”一句,既点明了季节为中秋,又表达了词人对于这个节日的感慨,因为中秋时节正是人们团聚的时候,而自己却要一个人孤独的生活,所以有无尽的愁思。

过阕开头三句写“秋窗独坐”。“白发老僧”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一个回忆和总结。“秋江上、谁与同游?”则表达了作者对往昔的追忆。然而,这种追忆并没有带来多少慰藉,反而引发了他的孤独感。“连朝被、秋风秋雨,搅起一天愁。”这句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使人感受到一种无法排解的忧愁。“石头城下路,秋云冷冷,秋水油油。”这几句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作者的孤独情绪。

下阕写故人的离世,以及自己的哀伤之情。“纵有南朝寺,总则难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往的无奈和悲伤,即使身处繁华之地,也无法留住逝去的时光。“试听红花埭北,钟声犹在景阳楼。”这两句诗通过描述声音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秋堪怕,归来正好,秋色满篱头。”最后一句,则是作者在秋天的景色中寻找慰藉的方式,他希望通过欣赏美景来驱散心中的忧愁。

整首词以咏叹秋景为引子,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展现了词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