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圣朝
注释: 巫山一望堪愁绝。 巫山是古代的一座名山,以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传说故事而闻名。巫山之巅可以望见远处的风景,令人感到无尽的愁思。 况苍苍烟月。 形容烟雾缭绕、月光皎洁的景象,增添了一种朦胧美,使人更加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 三声猿啸,一声流泪,两声流血。 这是对猿啼声的生动描绘。猿啼声有三次,每次都让人联想到不同的情景:一次是猿在哭泣,泪水涟涟;一次是猿被伤得无法忍受,鲜血淋漓
烛花莫剪随开落。 注释:不要剪去,让蜡烛的烛花像春天一样自然地绽放、凋谢。 况同心梅萼。 注释:更何况是同心结的梅花呢? 双心花大,一心花小,尽卿斟酌。 注释:两颗心形的花比一颗花更大,一颗比一颗小,请斟酌选择吧。 霜风不使穿帘幕,怕芙蓉茎弱。 注释:寒风不会穿透窗帘和屏风,担心的是芙蓉花的茎太脆弱。 知他多事,更将膏火,多浇春脚。 注释:知道它们会有很多事情要做,又把灯油添得更多
《贺圣朝·春日感怀》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词。此词上片抒写自己因时序迁易而引起的身世之慨;下片则以飞花为喻,抒发了作者在宦海沉浮中,尽管有志难酬、功业未就,但依然坚持操守不渝的坚贞情怀。 休憎春色如浓酒:不要讨厌春天的景象,就好像喝的酒一样浓烈(春色) 纵醉人难久:即使喝醉的人也很难长久沉醉其中 愁心搅乱任莺声,更丝丝垂柳:忧愁的心情扰乱了莺鸟清脆的叫声,更让细长的柳条随风摆动 歌长歌短
注释: 1. 秋天的夜晚,我听到鹤唳的声音,这声音来自谁家? 2. 隔着花荫,帘幕被风吹动。 3. 鹤鸣三声之后,突然停歇,仿佛在思考什么。 4. 烦请它把“长生乐”唤醒,让我和你们一起享受。 5. 悔恨红尘中耽误了许多时光,错过了和你们相聚的机会。 6. 从今以后,让我们约定共同生活,不再分离。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夜晚,听到鹤唳之声而引发的情感波动的诗歌。诗人通过描述鹤唳的声音
【诗句注释】 羊流客店:地名,位于今河南新乡市境内。与予、石林:指作者自己和乔石林。 昔年共宿羊公里:去年我们曾同宿于羊流客店。 醉后曾题字:醉酒后曾题诗留念。 重来拂拭:再次来访。 碧纱何处:不知碧纱帘下在哪里?黄尘封矣:灰尘已把碧纱帘覆盖。 而今尔我行踪异:现在你我和他的行踪已经不同了。 尔:指他。 行踪异:指两人的行程已经不同了。 往事思头尾:回想往事,思绪纷乱。 聊赖:无所依靠。
诗句 1. 画屏几点江南树。 2. 织丝丝微雨。 3. 西楼聊共燕徘徊,望晚云深处。 4. 楚兰描出,乱愁无数。 5. 系悠悠情绪。 6. 子规犹自两三声,道不如归去。 译文 在画屏上看到几点绿意盎然的江南树木。窗外细雨绵绵,如同丝线般轻柔地飘洒下来。我独自一人在西楼里,与燕子相伴,静静地徘徊着。远处的天空中,云雾缭绕,仿佛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这江南的景色如诗如画,让我心生感慨。然而
【注释】 1. 二分春色都辞树:春天有一半已经离开树木,即春去一半。 2. 剩一分风雨:还有一分的雨水和风。 3. 征衫检点最消魂:检查着出征的衣物最为伤心。 4. 看泪花红处:泪水像红花般晶莹。 5. 幽情难问,归期细数:深藏的情感难以诉说,归期细数。 6. 祗满怀离绪:只是满是离别之情。 7. 天涯谁解惜芳菲:天涯何处人能理解欣赏这美好的芬芳? 8. 任东皇来去:任由东方的太阳来回移动。 9
【赏析】 “满街锣鼓喧清昼”,开篇即写热闹非凡的节日气氛,为下片抒发感慨作铺垫。“任狂歌狂走”三句,点明时人沉迷于秧歌之欢。“乔装艳服”,是当时秧歌的主要特点之一。作者用“妖淫”二字来形容,意在说明秧歌之俗不可遏止;但同时,“乔装艳服太妖淫”,也反映出人们对这种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 “插秧种稻,何曾能够,古遗风不守。”这一句中,作者首先指出了秧歌的本质。秧歌本为劳动之余的娱乐活动
注释: 柳树枝条挡住了去西江的路途。花鸟鸣唱骊驹,送走了富云麓学士入都。鸾坡不借,片帆悬向马当飞渡。 连天的水面远望着太阳升上天空,靠近玉风清露。故人在天上报信说狂生,只疏慵如故。 赏析: 贺圣朝是词牌名,这首词也是一首七言八句词。全词以“柳遮铃索”起兴,写送别的场景;接以“花唱骊驹暮”描绘离别时的情景;下阕“连空水远举头日”描写送别后的情景和心情。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注释】 可可:一种香草。窥人乍(zhà):偷偷地窥视。姑射:神话中仙人居住的地方。绿珠:指西晋富豪石崇的小妾绿珠,后被石崇的仇敌孙秀所杀。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物词。上片写夜来香的幽香与美貌,下片写夜来香的珍贵与美丽。全词以夜来香为主人公,以“遥怜”二字开篇,写出了作者对夜来香的无限怜爱之情。“可可”二句,写夜来香在风中轻轻摇曳,琴声悠扬,宛如在幽深的山谷之间,其幽香飘荡,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