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两相期
【赏析】: 《寄怀蒋山老人》是南宋诗人汪元量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写于1279年,作者随宋使被元军押解北上,途经杭州时作。 首联“自春江、折芦南渡”二句,以春江之景为引子,点出诗人与友人分别的地点——江南水乡;“携家我亦东去”,则直接表明了此行的目的——东下入元。“两相期”三字,道出了两人的离别之情。 颔联“两两分头,隔绝烟波无数”,进一步描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情景。此时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所作,描写了春天初夏时节,诗人和朋友们一起在郊外吴绳圃园的园居中游览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第一句 - 诗句: 春夏两相期 初夏同友人东郊外访吴绳圃园居 - 译文: 我期待着春暖花开和夏日的清凉,在这个初夏时节和朋友一起去郊外的吴绳圃园游玩。 - 注释: 春夏两相期:指期待春夏两季的美好时光。 第二句 - 诗句: 有罗罗、水烟千顷。 - 译文:
诗句解释与译文 春夏两相期 王家营客店排闷 - 解释:描述诗人在春夏之交的某个时期,选择在王家的客店中消磨时光寻找慰藉。 古黄河,噌吰鞺鞳。 - 解释:黄河的古老和壮观景象,用“噌吰”来描绘其声势浩大的浪涛声。 千片苇花飒飒。 - 解释:形容黄河两岸芦苇摇曳生姿,随风发出飒飒声响,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观。 何事冲炎,爱把软红尘踏。 - 解释
注释: 1. 春夏两相期:指春夏两个季节的交替。 2. 宿赣关:在江西,为古赣县治,今赣州市,这里泛指赣地。 3. 酒尽不寐:指酒喝完了却睡不着。 4. 趁西风:趁着西风吹拂。 5. 捣衣声急:形容妇女捣衣的声音急促。 6. 江关倦客愁绝:指旅途劳顿的游子愁绪难以消解。 7. 寒重:指天气寒冷。 8. 荒鸡叫落一天霜:荒鸡即野雉,又叫山鸡,叫声凄厉;落一天霜:形容天气严寒。 9. 独雁催沉三更月
【注释】 ①合欢床:指夫妻共枕的床。②黄鹂:黄莺。③记梦:回忆梦中情景。④心字罗衣:指女子穿着有“心”字图案的衣服。⑤瘦骨:指消瘦的身躯。⑥绿鬓都羞掠:指用绿鬓梳理头发。⑦匀得工夫:即“匀得多少工夫”。⑧妆楼:指女子的居室。 【赏析】 《谒金门·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篇为闺情之作。全词上片以写美人之娇艳多姿和对丈夫的思念,下片则写相思之情。此词上片写美人之娇艳多姿,下片写相思之情
【注释】 ①春:指春天。南枝:梅花枝头。“南”是偏正词,表示方向。约略:隐约。“愁”,忧愁。封姨:传说中的神仙名。“抛下”,意为使……惆怅。 ②金铃:古代女子头上的饰物。“护花”,即保护花朵,比喻爱惜、怜爱之意。“剪绣”,指用针线将花或鸟等装饰起来。“留春”,使春天延长的意思。 ③“整整”两句:形容梅枝的斜斜状态和风声的点点声。“整整斜斜”,是说梅枝随风摇曳;“声声点点”
诗句释义及注释 1. 春光明媚,谢家庭院深深。 译文:春天阳光明媚,谢家的庭院深深如海。 赏析:诗的开头描绘了一幅春日里庭院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谢家庭院深深的赞赏和喜爱。 2. 东风轻拂,燕子低语相依。 译文:春风轻轻吹拂,一对燕子低语相依。 赏析: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东风和低语的双燕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3. 犹如天上婺星初升,光芒四射。 译文:如同天上新升的婺星
自春江、折芦南渡。 携家我亦东去。 两两分头,隔绝烟波无数。 六朝古寺老僧来,十亩荒园狂奴住。 飘泊风尘,支离天地,人生何苦。 别来多少风雨,想住山清课,米颠颜鲁。 寄与封书,细把清词填谱。 袈裟晴上雨花台,蒲团月冷啼莺处。 树下临池,郭外看花,几时重聚
古黄河,噌吰鞺鞳。 千片苇花飒飒。 何事冲炎,爱把软红尘踏。 舞衫歌扇总生疏,马客饼伧空拉杂。 弹罢哀筝,倾来浊酒,自相酬答。 何门珠履堪趿。 且燕秦齐赵,骑牛荷锸。 自笑平生,不惯纵横捭阖。 闷来车转腹中轮,狂时剑动亲身匣。 莫管今宵,茅店荒凉,鸡声呜邑
有罗罗、水烟千顷。 夜来初浣篱径。 紫艳红芳,屋角墙头相映。 草香小巷入都迷,竹暗层扉敲谁应。 浅漾风帘,爱他草阁,居然舴艋。 幽栖不似尘境。 只闲驱菊蠹,小除松瘿。 湿翠难名,到此万缘真冷。 牙签乱插道书香,板桥对掩僧庐靓。 惆怅曾分,半榻莺声,一杯花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