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西陵有谁来往。南枝约略初放。懊恨封姨,抛下一天惆怅。镂金不作护花铃,剪绣难成留春障。整整斜斜,声声点点,冷来心上。
衔泥燕子谁傍。料玉奴今夜,榻闲衾浪。两叶眉痕相向,碧愁红怏。罗浮梦为晓云惊,苎萝人被东风葬。翠幕灯昏,紫陌杯寒,个侬同况。

【注释】

①春:指春天。南枝:梅花枝头。“南”是偏正词,表示方向。约略:隐约。“愁”,忧愁。封姨:传说中的神仙名。“抛下”,意为使……惆怅。

②金铃:古代女子头上的饰物。“护花”,即保护花朵,比喻爱惜、怜爱之意。“剪绣”,指用针线将花或鸟等装饰起来。“留春”,使春天延长的意思。

③“整整”两句:形容梅枝的斜斜状态和风声的点点声。“整整斜斜”,是说梅枝随风摇曳;“声声点点”,是说风吹过梅枝发出的响声。“冷来”句化用李清照《声声慢》中的“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④衔泥燕子:喻指报信的使者。“傍”,靠近。

⑤玉奴:指梅花。“榻”,卧榻。“浪”,闲散无主的样子。“两叶眉痕相向”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中“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的意境。

⑥罗浮:山名,在今广东省增城县西。梦为晓云惊,化用李商隐《瑶池》诗中的“夜梦瑶池会王母”句意。“苎萝人”,传说中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嫁给萧史后,吹箫引凤,与萧史乘龙升天,化为凤鸾。后来人们就把秦穆公女儿的名字用来代称有才德的女子。“东风葬”,化用李白《长相思》中的“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意。“紫陌”,即紫陌红尘,指京城大道。

⑦“个侬”两句:意思是说自己同他一样,也感到寂寞无聊。“个侬”,我。“况”,何况,更。

【赏析】

本词是一首咏梅词,上片写梅枝疏落,风雨飘摇,而报信的燕子又飞来了,作者借梅抒怀,寄寓了自己的身世之痛。下片写报信的燕子又飞走了,作者独自在灯下思念情人,心中充满了寂寞之感,最后以景结情,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上片写梅枝疏落,风雨飘摇。首句点明季节和天气。“将往西溪看梅”,表明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接着三句写梅花盛开时的景象,并暗含了诗人对报信的人的期待:“问西陵有谁来往。”这句问话既表达了作者对报信人的关切,又反映了他对爱人是否归来的悬念。“南枝约略初放”,说明报信人已到了西陵附近。但梅花却还没有完全开放,这既暗示了梅花尚处在含苞待放的状态,又表明了报信人迟迟未来。“懊恨封姨,抛下一天惆怅。”这两句是对梅花的拟人化的描写,既表现了梅花的美丽动人,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惆怅。“镂金不作护花铃,剪绣难成留春障”。前一句写梅花虽然美丽,但又不能像护花铃那样加以保护(这里指不能留住),后一句则写梅花虽然婀娜多姿,却也不能像留春障那样加以装饰(这里指不能留下)。这两句既是对梅花的赞美,也是对爱情的讽刺。“整整斜斜,声声点点,冷来心上”,这是一幅描绘梅花盛开时的画面:梅枝随风摇曳,梅花纷纷扬扬落下,发出阵阵声响,给人一种凄凉冷清的感觉,使人心生愁绪。

下片写梅枝飘摇,报信的燕子飞来了又飞走了,而作者独自在灯下思念情人。“衔泥燕子谁傍”,这句既写出了报信人的到来,又表达了作者对于报信人的依恋之情。“料玉奴今夜,榻闲衾浪”,这句不仅写出了报信人的到来,而且还表明了报信人的到来是在一个寂静的夜晚。“两叶眉痕相向,碧愁红怏”两句则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梅花比作美人的眉毛和眼睛,既写出了梅花的美丽,又表达了作者对美人的思念之情。“罗浮梦为晓云惊”,这里既写出了梅花的娇艳美丽,也表明了诗人对于美人的思念之情。“苎萝人被东风葬”,这里的“苎萝人”指美人,而“东风葬”则暗示了美人已经去世。这两句既是对美人的哀悼,也是表达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翠幕灯昏,紫陌杯寒”两句则是一幅描绘报信人离去后的夜景图:夜色渐深,报信人的身影已经消失在远处,而作者还在灯下独自思念着情人。“个侬同况”,这里的“个侬”是指作者自己,而“同况”则意味着两人的处境相同,都感到寂寞无聊。这两句既表达了作者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揭示了整个词的主题——孤独与寂寞。

这首词以梅为题,通过描写梅花的盛开和凋零以及报信人的到来和离去,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生无常的无奈感慨。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情景交融,富有韵致,是一首优秀的抒情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