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高阳台·冰如导游西湖赋此 风叶书窗,霜藤绣壁,萧疏近水人家。初日钩帘,遥青恰映檐牙。湖山已似曾相识,况旧游人倚平沙。最勾留、泉冷风篁,石醉烟霞。 注释:风吹动树叶,仿佛在窗户上写字,霜打的藤蔓犹如锦绣般地挂在墙壁上,显得十分萧疏。靠近水边的人家,风景清幽而宁静。初升的太阳透过窗帘,将阳光投射到屋檐上,形成美丽的光影。湖光和山影倒映在水面上,与堤岸上的芳草相映成趣,让人感到熟悉而又亲切
高阳台 · 福州留别方曾诸姊弟,且申相见之约 澹月流波,明霞浴水,钓丝微漾风前。水远天垂,遥怜远树如阡。归心已逐征颿去,怎离魂、转更凄然。最难忘,话雨灯阴,听水栏边。 注释: 1. 澹月流波:淡月如水般流动,水面上泛着微微的波纹。 2. 明霞浴水:天空中明亮的云霞映照在水面上,如同仙女洗浴一般。 3. 钓丝微漾风前:钓鱼人轻轻摆动鱼钩,随风飘动。 4. 水远天垂:远方的水天相接,仿佛天地相连
【解析】 1. 本题主要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和对重点字词含义掌握的情况。“高阳台”是词牌名,“雨织清愁”指秋雨像丝一样地织着清冷的忧愁;“香温断梦”,形容酒香扑鼻,迷糊了人的眼睛,以致于断了梦境;“十年心事堪嗟”意为十年来的心事不堪叹惋;“高楼只隔斜阳外”指在斜阳之外只有一座高耸的楼台;“但凄然”意为只是令人凄怆;“望极秋江”指看尽秋天的江水;“归来依旧吴山碧”指归来时依旧看到江南的青山翠绿
诗句释义 1 红草沟寒,黄华峪瞑,莫惊雨雪当秋。 - 描绘了秋季景色,红草丛生的寒冷,以及黄色花海的昏暗,暗示着秋天的气息。 2. 并骑三云,双双正拥貂裘。 - 描述两人骑着马并行的景象,他们身着貂皮大衣,强调了其奢华和身份的象征。 3. 婴雏抱向雕鞍上,指故乡、万里炎州。 - 描述了一名婴儿被抱起的情景,同时提到“故乡”和“万里炎州”。这里可能表达了对远方故土的怀念或对遥远地方的向往。
【注释】: 1. 高阳台:词牌名。 2. 书奉湖民正□:写诗给湖边百姓。 3. 丁酉:即乾隆二十四年,作者此时已五十一岁。 4. 桃涨檄波:桃花盛开的时节,水波激荡。 5. 梨云殢酒:梨树飘散着云雾般的花絮,令人醉意难耐。 6. 天涯有客:在远方作客的人。 7. 惊念当年:忽然想起当年的往事。 8. 凄凉送别江津:凄凉地送别江边的朋友。 9. 钿车罗帕:镶嵌金银的车子和精美的罗帕。 10.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代表作之一,全词如下: 高阳台 秋夜闻笛 晚照留红,寒烟弄碧,金飙吹满江城。 倦倚雕阑,谁家玉笛飞声。 梅花落尽人何处,更无愁、也唤愁生。 况凉州、别调新翻,越样凄清。 柯亭旧韵何堪问,剩关山月色,千里同明。 懊恨桓伊,催教绣阁心惊。 陌头杨柳萧疏甚,顿牵来、无数离情。 又长空、塞雁争飞,相和悲鸣。 注释解释: 1. 晚照留红:形容夕阳下的景色美丽而持久。 2.
诗句注释与赏析 - 尘:尘土。 - 燕幕回春,蛛檐罥絮:春天到来,燕子飞来筑巢,蜘蛛结网捕捉飘落的柳絮。 - 陌头认取新妆:在路旁认出了新装扮的女子。 - 几日骊歌,馀声犹在雕梁:几天后,离别的歌声响彻耳边,其馀音仍回荡在华丽的建筑上。 - 回飙轻飐菱花影,有个人、宝瑟凄凉:狂风轻轻拂过菱花的影子,仿佛能感受到那孤独的人弹奏着宝瑟,显得凄凉。 - 检红笺、细写相思,泪黯千行:仔细地写下相思之情
【注释】: 高阳台 天平载酒舆轻,寻诗筇健,芒鞋早踏天平。 山剪双眉,烟中八字斜横。 么禽惊起苔梅谢,款东风、初语吴莺。 看春光,过了烧灯,渐近清明。 周郎游记重吟写,叹熏香新荈,谁续茶经。 一道寒泉,飞来空和松声。 草堂西崦荒基在,念生涯、合与鸥盟。 又何时,石磴花龛,长伴残僧。 【赏析】: 《高阳台·天平》是北宋词人晁补之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描写了作者游览名胜古迹时的所见所闻及感受
高阳台 题板桥杂记后 南部新声,东京旧梦,留传犹在长桥。 书记重来,写成泪浥鲛绡。 赤眉黄犊烽烟近,尚留连、月夕花朝。 且休夸,玉麈香囊,王谢风标。 甘陵却剩诸年少,伴铜仙露冷,绿暗红消。 结绮临春,江山同付寒潮。 手提金缕还难问,恁青溪、冶叶倡条。 再休令,贺老凄凉,谱入檀槽。 注释: - 南部新声:指的是南方的音乐或声音,可能特指南宋末年南渡的音乐家们创作的音乐或歌曲。 - 东京旧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通过审读全诗,理解诗意,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作答。 “琼树流光,霜兼映日,何郎风度翩翩。”琼树流光,霜照日边,何郎风流倜傥。何郎:南朝宋诗人谢惠连的字,这里指陆龟蒙。风度翩翩:风度潇洒,举止不凡。形容人风采优美,神采奕奕。 “少小才名,骅骝谁与争先。”年少有才华名声,骏马谁与争锋!骅骝:古代一种良马名,此处代指骏马